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戴尔的创新之道(自主创新·他山之石(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5: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美国记者唐勇

  戴尔的成功堪称最典型的美国商业传奇。

  1984年,一个名叫迈克尔·戴尔的美国青年主动申请从大学退学,以1000美元起家创建了戴尔计算机公司。那年他刚满19岁。在20余年的时间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竟

然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营销商,2004年的销售收入高达492亿美元。

  直销:戴尔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戴尔总部采访期间,记者获悉,跟其他成功企业一样,戴尔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直销则是戴尔克敌制胜的法宝。

  戴尔在创办公司时,绝大部分电脑企业都通过生产—批发—零售这种传统的商品营销方式销售产品。但戴尔却别出心裁地提出直销:绕过零售店和批发商,直接将个人电脑销售到消费者手中。随后多年的事实证明,这种低成本的直销模式给戴尔提供了高额的利润空间,并使戴尔与客户建立了密切关系。

  可贵的是,戴尔并没有躺在直销模式上睡大觉。负责制造和销售管理业务的副总裁迪克·亨特告诉记者,戴尔“每天都在对直销模式进行改进”。今天,戴尔不仅把直销模式用于销售电脑,也用于销售投影仪和MP3播放器。戴尔还通过与敦豪速递公司合作,获得了在12个小时之内向美国本土消费者提供墨盒的能力,由此成功地打入打印机市场。

  亨特还说,为了弥补直销模式的不足,戴尔在全美成千上万的购物商场里设置了样品展示台,如果客户看中了某样产品,他可以立即在那里进行网上订购。

  员工:戴尔成功的秘密武器

  在亨特看来,拥有优秀的员工队伍是戴尔成功的“秘密武器”。

  亨特说,戴尔的员工非常富有创造性。工人天才性地提出了“商业过程改善计划”,被戴尔管理层采纳。由于实施该计划,仅2004年一年戴尔就节省了19亿美元的运营费用。

  亨特介绍说,戴尔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很高,最近一次匿名调查达到77%。员工之所以对公司满意,之所以创新积极性高,也部分是因为受到戴尔高层“亲民文化”的影响。在戴尔公司,一把手经常与最普通的工人保持着沟通。董事长迈克尔·戴尔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文·罗林斯每个季度都要到戴尔的工厂视察至少一次并向工人征求意见。“像戴尔、罗林斯这样愿意经常往工厂跑的大公司高层并不多。”

  合作:戴尔并没有撒手不管

  充分与电脑零部件供应商和原始设计制造商合作,但对合作方保持适当的信任,是戴尔的又一制胜秘诀。

  亨特说,戴尔与原始设计制造商建立了协作伙伴关系,戴尔让这些设计制造商负责部分电脑系统的初级设计。“但非常重要的是,戴尔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从头到尾对原始设计商的设计施加巨大的影响”。戴尔会随时把客户的意见反馈给原始设计商,让他们在设计时充分注意到客户的意见。戴尔还会对原始设计制造商的设计进行检测,以确保它们达到戴尔的标准。

  亨特说,更加复杂的设计都由戴尔自己的设计中心来完成。实际上,戴尔的设计中心让笔记本电脑的价值增值70%以上。戴尔的一些竞争对手让原始设计制造商包揽全部设计和制造业务,然后打上自己的标签,卖给消费者。而“戴尔从来不会这样做”。

  亨特说,戴尔还直接向配件供应商派驻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就住在配件供应商所在的城市,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厂上班了解配件的生产情况。在这些配件被送到戴尔公司以前,戴尔对这些产品的情况已经很了解。

  研发:戴尔投入产出比超同行

  研发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谈到研发问题时,亨特告诉记者,戴尔每年的研发经费约为5亿美元,占销售总收入的1%。“跟其他一些公司相比,研发经费和比例可能都不高。但是戴尔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产出比远远高出同类公司”。统计显示,戴尔每投入1美元的研发费用,就会产生9美元的营运收入。亨特说,看戴尔的研发投入不能只看戴尔一家。戴尔与供应商密切合作,通过持续的沟通促进供应商的研发工作。如果这样算起来,集体研发费用每年投入相当可观。

  亨特很自豪地说,很多人有可能不知道,戴尔有4000多名工程师。在他们的努力下,戴尔的创新不断涌现,迄今已经获得1100多项专利,700项专利正在等待美国专利局的批复。“我们还要在全世界招募更多的工程师!”

  (本报华盛顿电)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3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