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5:2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程婴救孤》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大河报和河南省豫剧二团联合打造的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在结束了精品剧目展演和新春慰问演出之后,昨天,中国剧协、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在京举行了豫剧《程婴救孤》研讨会,专家们认为《程婴救孤》既叫好又叫座,四年演出400多场,是名副其实的精品剧目,尤其是李树建的表演令人叫绝,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极大地丰富了豫剧须生艺术,保持了豫剧行当的生态平衡。研究《程婴救孤》现象,对今后的戏剧创作具有借鉴指导意义。这里将专家的发言摘要发表。(排名不分先后)

  季国平(中国剧协秘书长):《程婴救孤》在七艺节上获得文华大奖第一名时我是评委,也是我写的评语。这次精品工程展演,又看了一遍,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体会,我一直在思考《程婴救孤》为什么既叫好又叫座,专家喜欢观众也喜欢?《程婴救孤》实现了古典名著的现代转换,从普遍意义上挖掘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彰显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程婴救孤》走的是平民路线,剧本、表演都很朴素,往老百姓心眼里钻,让他不由自主地掉泪。李树建的表演功不可没,换一个其他演员效果可能大不相同。他的演唱是说唱结合式的吟唱,这种风格和整剧的平民风格非常符合。《程婴救孤》善于在传统基础上加工提高,站在巨人的肩头上,减少头绪的同时加快了节奏,比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好戏是在市场上演出来的,在演出中磨合提高,四年演了400多场,说明该剧适合市场。研究《程婴救孤》现象,对今后的戏剧创作有借鉴指导意义。

  戴英禄(著名剧作家):传统题材能取得一系列如此巨大的高端成就非常了不起。我国戏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对待这些文化遗产有不同的态度,有人采取解构主义,抛弃了传统的内涵。而这个戏对传统内涵进行了深度的开掘。现代强调原创,使很多好的保留剧目演出机会减少,是非常不利于流传的。李树建的演唱令人叫绝,“龙吟凤鸣,虎啸狮吼”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收放自如。他的表演融入了很多现实主义的手法、对人物的体验和观众的呼应等等,可以说是当代豫剧中的又一个流派,我期待着豫剧创作又一个高峰的出现。

  黄维钧(戏曲评论家):我喜欢挑毛病,这个戏可挑的毛病不多,堪称经典。李树建的表演很好,不仅是河南的明星,也是全国的明星,是豫剧里的“麒派”,应该好好总结,豫剧豫西调中又多了一个新流派。

  崔伟(戏剧评论家):《程婴救孤》值得思考的东西太多。很多戏新在人物和文学上,这个戏新在舞台呈现和审美过程。李树建的表演使行当表演融入了人物内心的核儿,这个人物离了李树建可能就不一样了,他的表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不同于以往的这一个。我一直在思考著名演员在戏剧创作中的作用问题,演员应该不仅仅是演员。李树建在豫剧须生行当中有了自己无可争议的风格,也就是流派吧,我们以前对演员流派的肯定过于保守了。

  姜志涛(著名戏剧评论家):《程婴救孤》深化强调了原著的内涵,抓住观众一起喜怒哀乐,强化发挥了本剧种平民化的风格。李树建善于演悲剧,演唱不拘泥于传统,含有影视表演的味道。现在豫剧男声的唱腔已经非常成熟了,应该往外推一推,是树立豫剧男声领军人物的时候了。

  刘彦君(著名戏剧评论家):一共看了四遍,每一遍都很感动,我这个职业观众是不易被打动的。《程婴救孤》从文本上完成了传统题材的现代转换,触到了当代人心理层面的情结,融入了现代人的欣赏心理。刻画了一个普通人在道德、人格选择面前的复杂心态和内心痛苦,把普通人受的委屈推到了极致,因而打动了观众。李树建的表演是对豫剧老生艺术的贡献,对丰富老生艺术功莫大焉。

  赓续华(戏剧评论家):我为豫剧喝彩、为二团喝彩、为李树建喝彩。这个剧目是对豫剧的一次提升,豫剧也可以表现得非常细致讲究。这个戏凝聚了二团人的心血,二团通过这个戏打了个翻身仗。李树建就像是大鹏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河南飞到了全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流派,使以旦角而闻名的豫剧行当生态平衡了。

  齐致翔(著名剧作家):连获大奖后还能开会研讨,非常难得。我看了四次,感动是一样的,感受更理性了。《程婴救孤》既是人保戏又是戏保人,为豫剧老生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树建的表演质朴自然,不加雕饰,吸收了很多外来的东西,他的唱可以说是哭唱,是一种创造。演员要懂音乐,不能照谱宣科,要有自己的创造性。演员形成流派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性、艺术的积累、追随者、风靡性和理论总结。时代和戏曲艺术的发展都需要个人风格的出现。

  高牧坤(著名导演):戏是人演出来的,《程婴救孤》充分张扬了李树建的艺术个性。《程婴救孤》的成功是李树建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结果和全体二团人团结拼搏的结果。现在演员急于获奖急于出名的现象非常严重,二团现在要考虑的是可持续性发展,比如说演员整体素质的提升问题等等。

  刘敏言(著名文艺评论家):《程婴救孤》的成功无论对于二团还是河南的戏剧事业,都是带有浓重传奇色彩的一段神话。除了它的诸多艺术成就可以总结分析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市场运作与营销艺术。应该说,市场是《程》剧充满活力的生命元素。《程》剧的演出经历证明好戏有人看,有人看的必定是好戏。我用八个三来形容他们市场开拓与营销运作:打造名团、推出名演、创立名团的三名战略;有了好剧目才有好市场、有了好市场剧团才好发展的三环理念;打好精品牌、人文牌、诚信牌的三牌思路;主流媒体、知名企业、艺术院团的三位一体;巩固农村市场、拓展城市市场、打入院校市场的“三大市场”;保持主流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三性战术;完成和实现演出场次、演出收入、演出质量三个目标;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三个效益。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总结现在非常及时必要,《程婴救孤》为传统戏剧加工整理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现在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的传统戏需要整理发掘,需要继承、繁荣,《程婴救孤》具有指导意义。李树建的表演征服了观众,他在该剧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当代戏曲发展要重视演员的作用。演员的表演也要在遵循戏曲表演原则的前提下有新的发展。

  王蕴明(中国剧协原秘书长):好戏百看不厌,这个戏我看了四遍还读了一遍剧本。这个戏值得总结宣传推广。他们在困境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作经验应该总结,他们挖掘整理文化遗产的经验应该总结,传统性与现代性、地域性与剧种特点的结合需要总结,演员营造自己艺术个性的经验需要总结。

  《程婴救孤》是豫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座高峰是不够的,有了嵩山还要有泰山、华山,河南戏剧人还需要继续攀登。

  □首席记者张体义文记者王建立图

  崔伟

  齐致翔

  王文章

  王蕴明

  戴英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