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木渎:姑苏第一水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6:1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木渎:姑苏第一水镇
虹饮山房西施桥

  日前,在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中,江苏省苏州市木渎古镇名列其中。

  ●“木塞于渎”而得名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

  木渎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水乡古镇。相传春秋末年,越王勾践施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特地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便由此而来。

  ●人文荟萃繁华地

  自古以来,木渎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进士25人、举人30余人,其中状元2名、榜眼1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淦等。

  作为沟通苏州城和浩淼太湖的交通枢纽,木渎是名副其实的太湖门户,因而在明清时期,木渎即是苏州城西最繁华的商埠。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每次都驻跸木渎。

  如今200多年过去了,木渎古镇的格局和风貌未变,依然是吴西最大的商埠、姑苏第一水镇,镇上古宅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其中胥江为伍子胥所建,乃我国第一条人工运河,香溪因西施在此洗妆满河生香而名。

  ●园林古镇留遗产

  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其中,严家花园乃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后归木渎首富严国馨。园中布局疏密曲折,高下得宜,局部处理精巧雅致,幽深婉约,显示了营造者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童俊等称其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虹饮山房是木渎文人徐士元故宅,占地广袤,建筑大气,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它园林,乾隆每到木渎必游此园。古松园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旧宅,园中雕花楼精雕细琢,与洞庭东山雕花大楼为同一大师作品,堪称南北姐妹雕花楼。

  木渎私家园林既秉承了苏州园林的精致幽深,又有其空旷高远、山林野趣的个性。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我国著名文物、古建专家罗哲文、郑孝燮等参观了木渎古镇私家园林之后,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01月13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