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曾经的承诺何时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7:16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14年前,南召县政府将县食品厂关停,有9名职工始终没有得到妥善安排。近日,有好消息传来,县里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但这些职工仍在担心——

  1月10日,刘长桂的爱人跟记者通电话时,忧虑之中已经有了喜悦之情。“前不久,我做心脏病手术花了5万多元。其中,3万元是用房屋抵押贷的款,另外2万元是从亲戚朋友家借的。在这之前,经贸委领导了解我家的困难情况后,安排我们在单位看大门,每月给30

0多元;又帮助俺家申请了每人每月40元的最低生活补助。县政府的领导,以前还给俺送来过救济金。”

  刘长桂今年53岁,是南召县原食品厂的下岗女工。2005年10月,她和原食品厂其他8名下岗职工一起致函本报,反映因县政府关停该厂且未兑现妥善安置承诺,而给他们9人造成14年来生活无着的辛酸苦痛。当时,记者曾赴南召县对此进行采访。

  妥善安置成空话

  问题一拖14年

  刘长桂说,1991年11月,南召县政府下文(召政[1991]66号)关停了县食品厂,当时,她作为留厂职工参加了清财小组。该文件明确规定,“对关停后干部职工的安排问题,要采取疏散到其他企业的办法,迅速、妥善进行安置,保证他们有活干,有饭吃。”但是1992年7月清财工作结束后,她去找主管部门县经委要求安置,结果却没有人管了。当时她曾经上访,县经委领导就动员她自谋职业,开理发店。随后,她曾不间断地找过县经委领导要求安置,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002年她到了退休年龄,又去找县经贸委(原县经委)领导,县经贸委领导让她先找有关单位,有关单位说她没有1994年后的养老统筹个人账号,不能解决。2003年她到县信访局上访,县信访局又要求县经贸委处理,但直到现在她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14年来,她没参加过任何职工活动。前几年,自己开了个理发店,生活勉强维持,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无法工作,全家5口人,除了5岁的孙子之外,都是下岗职工,生活难以维持。很快就要过年了,她很感谢县经贸委领导一直以来给她家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县政府的慰问和救济。然而,她更希望能早些办了退休养老手续,舒心地过上一个好年。

  据介绍,南召县原食品厂的其他8名下岗职工,都是当时县政府关停该企业时,留厂的会计、出纳、保管和供销人员。他们和刘长桂的遭遇基本一样。

  调查研究许多次

  建议形成未落实

  县经贸委的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原食品厂的问题是县政府当时关停企业所造成的遗留问题,十几年来,经贸委历任领导都认为必须解决,但部门本身无能为力。县信访局的有关同志则说,原食品厂的9名下岗职工从2001年开始上访,县委、县政府就很重视,当时按信访程序已经交县经贸委解决,县经贸委也对他们反映的问题基本查清,并拿出了处理意见。2005年初,县信访领导小组研究了这个意见,又提交县长办公会研究解决。

  县信访局根据县经贸委的意见,也形成了一个情况汇报。汇报称:“宏达食品厂是县经贸委于2004年10月根据召信组(2004)20号文件把原食品厂和泰昌公司遗留26人组织起来,租赁原食品厂罐头车间发展生产自救而筹建的,属股份制企业。但成立后,一直未启动生产……”“原食品厂是1985年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1991年11月14日,县政府以召政文(1991)66号文件通知原食品厂关停……”

  “综上所述,原食品厂的资产和地皮,因改制交给地毯总厂。现在地毯总厂因欠银行贷款又全部被法院查封……所以职工强烈要求归还原食品厂的房屋和土地。解决职工的生产自救及养老问题,他们要求的理由有二:一是地毯总厂占用食品厂的土地,尽管有县政府文件,但土地部门办理土地过户程序违法;二是现有房屋没有过户给地毯总厂,仍属我们(原食品厂)所有。鉴于此,建议县委、县政府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将未执行的空地划出一部分,用于职工启动生产自救的场地和出路。”

  至此,复杂而时久的问题已彻底明了,就差南召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决策和有关部门的落实了。据了解,南召县委、县政府近期打算在法定程序内彻底解决这些下岗职工的生活及养老问题。期待南召县政府信守承诺,解决问题加快些,为民服务得力些,让这些困难职工真正过个好年!⑩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