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腐败:既打“老虎”也拍“苍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8:16 法制日报

  经典中国·辉煌十五

  本网记者 陈丽平

  2005年12月2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国土资源部原部长田凤山受贿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田凤山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

全部财产。

  这一年,像田凤山一样因腐败问题被判刑、被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还有韩桂芝、王有杰、王昭耀、侯伍杰等。

  我国政府在反腐败斗争中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十五”期间,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建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

  加强制度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的治本之策。5年来,我国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法制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已构建起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框架:

  ———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文件已进行全面清理,决定废止115件。同时对法规制度进行了科学分类,编制了《2004-2007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法规制度建设工作规划》。

  ———为加强党内监督,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的统一,中共中央于2003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年9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2005年7月,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自2005年7月26日起施行。此外,中央纪委还发布了《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审议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一公约是旨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综合性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对促进我国国内的反腐败行动、加强国际领域的反腐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公务员法的制定与施行,反洗钱法、行政强制法等法律草案的起草和提请审议,将为规范权力运行、深化反腐倡廉提供强大的法制支撑。

  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

  5年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持续加大办案力度,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以下一组来自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中的数字是我国加大反腐败力度最好的注解:

  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203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64831人。其中县(处)级干部5916人,厅(局)级干部415人,省(部)级干部15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有4775人。

  如果把“大腐败”比作“老虎”,那么“小腐败”就是嗡嗡乱叫的“苍蝇”。这些“苍蝇”面积很广、人数较多、总量较大,直接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反腐败斗争在毫不放松查办高中级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同时,高度关注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执法、司法单位中的腐败问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作为“反腐倡廉重点”来抓,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多年来缠绕群众心头的烦心事正在化解。

  2005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面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高校招生全面实施“阳光工程”,违规招生、收费行为明显减少,全国查处并清退教育乱收费3.06亿元;继续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医务人员退还和上交回扣、“红包”以及各地查处这方面的问题涉及金额1.12亿元;国家管理的22种药品降低了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降价金额约40亿元;通过落实减免农业税政策和开展各种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减轻农民负担296.86亿元;28个省(区、市)基本实现公路无“三乱”,一些地方建立了治理公路“三乱”监督网络和查处问题的快速反应机制;清理纠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入股煤矿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共有4878人申报,登记入股金额7.37亿元,已经撤资5.62亿元。

  既打“老虎”,也拍“苍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腐败分子,坚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手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从严治党、从严治政,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纪检干部逐渐从幕后走上前台

  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得力———这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逐渐从幕后走到前台,在保持对腐败分子高压态势不变的前提下,开展了成效明显的预防腐败工作。

  2005年1月3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纲要》一颁布,就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也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

  《实施纲要》对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狠抓《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又取得新的成效,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129个省部级单位已经制定下发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了落实《实施纲要》2007年底前《工作要点》,把其中的68项任务,分解到23个牵头单位和31个协办单位。

  与此同时,一些重在治本的制度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正在得到贯彻实施。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公开审判和检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

  ———针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减少后出现的新情况,逐步建立审批公示、行为监控和责任追究等制度逐步建立。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政府性基金和中央批准的行政性收费基本纳入了预算。

  ———金融企业改革深入开展,金融监管不断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制度进一步完善。

  ———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得到规范,形式不断丰富,针对性、实效性逐步提高……

  廉政之光让贪官现形,也让群众感到温暖。我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中央纪委六次全体会议

  会次

  时间

  主要内容

  第一次

  2002年11月15日全会选举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与会同志列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第二次

  2003年2月17日至19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题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第三次

  2004年1月11日至13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题为《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证》的工作报告。

  第四次

  2004年9月20日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会审议通过了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的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力保证》的工作报告。

  第五次

  2005年1月10日至11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进一步认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始终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反对腐败。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题为《严肃党的纪律加大预防力度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报告。

  第六次

  2006年1月5日至6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吴官正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作了题为《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制表:陈丽平

  (责任编辑 郑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