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卫生部长:改革医疗服务“创收”机制是治本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8:4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3日电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强调,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应逐步改变“创收”机制,规范收支管理,遏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

  目前,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数量很多,规模很大,财政投入又严重不足,许多公立医疗机构在依靠医疗服务“创收”维持运行和发展。

  对此,高强表示,公立医院占医院总数的96%。靠医疗服务“创收”的机制,根源是医疗机构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公立医院必须维持公益性质,必须注重维护群众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公立医院靠医疗服务“创收”的机制应逐步改变。

  高强说,同时也应看到,中国财政收入水平还不高,政府不可能把医疗服务全都包下来。应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医疗事业,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发展医疗事业的格局。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应逐步改变“创收”机制,规范收支管理,遏制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

  高强介绍说,改变“创收”机制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加大政府投入,规范医疗机构收支管理。最理想的办法是实行收支两条线。支出由政府有关部门核定,财政预算安排;收入上缴政府有关部门,切断医疗服务收费与医务人员收入的联系。

  高强还表示,改变“创收”机制不是要恢复吃“大锅饭”,而是要规范管理。医务人员的全部精力应用于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而不能搞“创收”。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较高标准确定医院工作人员的工资总额,实行总额控制,由医院内部制定科学规范的激励机制,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引入市场机制的前提是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部分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改制改造,但不是甩包袱。政府应集中财力,加大投入,转变公立医院的运行机制,使之成为忠实为群众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高强说,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不能脱离国情,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精尖技术和豪华设施条件。有些医院竞相贷款购买大型先进设备。最终要通过医疗服务收费归还,必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今后,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医疗事业,从严控制大型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控制医院擅自利用银行贷款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严格医院高新技术准入审批,优先采用适宜技术,抑制重复建设、重复购置和盲目扩张。着力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实现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配置,减轻群众负担。(白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