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的奖学金,凭啥要捐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09:54 生活报

  贫困大学生获得一笔数额不菲的奖学金,本是一件好事。可在重庆大学,由于一条不成文的捐款规定,一名贫困生在获得8000元奖学金后,反倒欠下2000元“债务”———

  获奖反欠“债务”

  “事件”的主角———贫困大学生孙云是河南开封人,哥哥当兵,父母靠做小买卖

供养她和读高三的妹妹。因家庭贫困,孙云此前申请了6000元助学贷款。

  去年上半年,重庆某企业资助的奖学金遴选在重庆大学展开。到12月初,孙云得知自己获得一等奖学金8000元。

  面对这笔钱款,孙云首先想到把6000元助学贷款还了。但她同时想到学校有条不成文的“规定”:获得大额奖学金的,都要捐出一部分……曾有女生以前得过8000元奖学金后捐了4000元。于是,在得奖三天后,孙云也向老师表示“捐款4000元”。

  面对记者,孙云承认自己做决定时“比较难过,毕竟拿这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然而,孙云到银行取钱时发现:打到自己账上的8000元,已被银行直接划走6000元,用于偿还助学贷款。回到学校,为履行自己4000元捐款的承诺,她把2000元全交出,还欠了2000元。

  此后,一获悉内情的同学站了出来,在学校网站BBS上发帖———《这8000元你敢要吗?》,质疑这种“得了奖就得捐款”的做法。

  随后,年级辅导员找到孙云了解真实情况。辅导员同时表示,已捐出的2000元,孙云可以重新表态,捐1000元、500元甚至不捐均可,已扣的300元综合奖学金悉数退还。

  孙云则表示,捐款都已经交了,就不再要回来了,“免得给老师同学再添麻烦”。

  自愿还是变相强迫

  在论坛近千名跟帖中,围绕“奖学金是否应该再分配”、“捐款应自愿还是强迫”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方认为,学生得奖学金,是刻苦学习的结果,是对努力和汗水的肯定,如何使用应由本人决定,“我的奖学金,凭啥要捐出”?

  另一方则认为,学校里还有很多贫困同学需帮助,合理调剂,让大额奖学金得到更合理运用是件好事。既然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么定规矩时大家都知道,当时为何无人抗议?

  对这场风波,孙云所在年级的辅导员陈老师在BBS上发帖及后来给记者的解释,有两个版本。

  版本一:“这是年级的规定”。12月13日下午5点,陈老师以“shaojibi”为名,发表了自己的7点解释:要求获奖同学捐款,是他任辅导员的某系2003级规定,未向学院和学工部请示。具体标准是:国家奖学金捐3/4现金,企业奖学金捐1/2……

  理由是:大额奖学金名额少,年级贫困生多,成绩又在伯仲之间,拿出部分奖励其他贫困同学,既补助他们学习与生活,也体现国家奖学金对困难学生的关怀。

  帖子透露,这也是部分同学的建议,曾征集个人、宿舍和班级意见,大多数同意……

  版本二:“从没这样规定”。面对记者,陈的说法是:学生捐赠全凭自愿,学院和年级没任何规定要求大家捐多少。至于“得了大奖须捐一半”说法,可能是自己在年级大会上对原来捐款的同学提出过表扬,从而在同学脑海中形成了“惯性思维”。

  据《工人日报》报道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