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纯电动汽车带来“革命” 商业化时机尚未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1: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3日电据中国汽车报报道,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混合动力的全球浪潮之时,一款纯电动车突然闯入了人们的视线。它就是艾利卡(Eliica),由日本著名大学庆应义塾和一些民间企业共同研发的八轮电动轿车。

  艾利卡带来“革命”

  艾利卡最吸引眼球的地方,在于其惊人的加速性能和动力性能。这辆长5米、宽2米、重量2.4吨的轿车,从静止状态加速到100公里/小时仅需4.2秒,最高车速则可达370公里/小时。由于每个车轮都装有轮内电动机,该车的最高功率足以让保时捷跑车望尘莫及。另外,该车的行驶费用很便宜,据说每行驶100公里所需费用仅为100日元。

  因此,艾利卡一现身,便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甚至被加上了“能源革命”和“产业构造革命”的桂冠。负责艾利卡项目的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还表示,将在2007年圣诞节,将艾利卡推向市场。

  技术上不存在太大问题

  “可以说,纯电动车在技术上不存在太大问题。”陈全世教授表示。

  中国著名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公司的一位技术人员也透露,该公司最新研发的车用产品的充电时间已缩短到8~9小时,最高续驶里程可达450~500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20~180公里/小时,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13秒。

  纯电动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3年,距今已有100多年。上世纪80年代初期,纯电动车曾受到众多汽车厂商的大力追捧,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纷纷开发了各自的纯电动车产品。然而,当时纯电动车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电池技术。电池的续驶里程、制造成本以及容量都限制了车辆的性能,也成为制约纯电动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尽管通用、福特在2002年分别关闭了纯电动轿车的生产工厂,但实际上,各国关于纯电动车的研究始终没有中断。”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研究中心副主任林逸表示,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电池寿命不断延长,成本逐渐降低,车辆续航里程、最高车速等也有了一定提高。“丰田1996年推出的电动车RAV4L V EV的续驶里程已经达到200公里以上。”

  商业化时机尚未成熟

  艾利卡所展示的新一代纯电动汽车技术,也引发了大家对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化前景的进一步思考。对此,负责艾利卡项目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和三菱、富士重工等汽车企业的相关人士,都做出了相当乐观的估计。而中国电动汽车方面的专家,则多对此持谨慎态度。

  “日本庆应大学和我们一直有学术交流,我对他们的纯电动车项目比较了解,也曾经试驾过样车。”在陈全世教授看来,虽然艾利卡的性能很出色,但是它的成本太高,还只能算是一辆概念车性质的产品,离实际应用还比较远。

  “性价比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陈全世教授解释说,“要达到和传统燃料汽车相似的性能,纯电动车的成本太高。而目前被市场接受的纯电动车,又无法在性能上满足要求,从而只能作为小范围内操作的车辆使用,如高尔夫球车、工厂内的牵引车等。另外,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相关的配套设施还很不完善。可以说,如果加油站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传统燃料汽车也不会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记者 蒋东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