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扁两岸政策“摸石头过河” 言谈只是阶段性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14:1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3日电台湾政坛名嘴、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教授江岷钦日前在接受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两岸观察家》访问时指出,陈水扁对两岸政策采取的是“摸石头过河”的方式,边走边看;而他所有的言谈举止只是阶段性的工具。

  江岷钦教授认为,陈水扁对两岸政策基本上是采取“摸石头过河”的方式,边走边看,看民意的风向。“石头”就是他的基本教义派的意识形态,“河流”的水流就是台湾的

民意。如果水流比较急的时候,他就顺着水流走;如果水流不够湍急,不够急促的时候,他就踩着石头慢慢看。但是,不论他是看着“石头”还是看着“水流”,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他的眼睛总是盯着望下看,他没有往前看。

  江教授指出,陈水扁过去的政策几乎都是看风向、看潮流来进行调整,他本身没有什么一贯的立场。如果没有潮流,他就踩着基本教义派意识形态的“石头”来作为前进的依据。

  谈及陈水扁近期针对两岸关系所发表的“紧缩”言论,江岷钦教授认为,对陈水扁而言,所有的言谈举止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具。陈水扁的讲话基本上都是为了1月15日党主席的选举,为了他自己指定的接班人能够顺利接任党主席的职位。陈水扁用这种公开文告的方式来作为对党内的一种宣示,表面上看起来是紧缩两岸的政策,但基本上是做短线的操作,是为了党主席的选举而进行的政治议题的动员。就是把两岸当作一种筹码,再次凝聚基本教义派,能够把票集结起来投给陈水扁所指定的接班人:游锡堃。

  而江岷钦教授并不认为陈水扁要进行两岸的紧缩政策。他指出,“台湾全部的党派都知道,今天台湾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两岸,两岸没有办法打开僵局的话,台湾注定要萎缩”。而陈水扁也知道这一点,他的任期还剩下两年多的时间,两岸问题是他唯一可以着墨的地方,如果两岸的问题错过了,在历史的定位上陈水扁除了“失败”与“无能”,这四个字以外,“他还能有什么定位?”

  江岷钦教授分析,值得观察的是1月15日之后,如果陈水扁的政策改变了,那个时候就是“图穷匕现”的时候,而能够真正确定的应该是在农历的春节过后。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任命“阁揆”,春节过后,“阁揆”定案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陈水扁的两岸政策。

  江教授认为,以陈水扁的个性,他会选一个在个性上比较温和,倾向解决两岸问题的人来做“阁揆”。而陈水扁会拌黑脸,仍然在各种场合讲话说要去紧缩两岸。这样,“阁揆”做得好的话,功劳全部归给陈水扁;如果做不好,当然这个新任“阁揆”就会成为替罪羔羊。这对陈水扁来说,进可攻,退可守。

  而江岷钦教授也强调,陈水扁的每一个布局都在做长远的计算,只是他计算的方式都是对他个人权力的保护而已。所以,他的格局不够大,战略上不对,但战术上是对的,短线都是有用的。(郑永)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