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来掌控“收入分配改革”的阀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0:03 红网

  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百余名地厅级领导干部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2006年领导干部最关注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06年,涉及到领导干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公务员工资、个税调整等,很有可能波及的有公车改革、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无一例外地牵涉到领导干部的切身利

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领导干部最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很正常。

  当然,笔者也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领导干部最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出发点或许是关注低收入者和社会公平。但无论领导干部关注此项改革的原因是什么,需要引起共同关注的是,谁来启动这项改革?谁最终决定这项改革?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巨大的利益格局调整。如果改革都是由领导干部来启动,并最终做出决定。那么,不能排出领导干部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上,来考虑是否启动改革,以及怎样改革。于己有利,则推动改革;于己不利,则变成既得利益的维护者,阻碍改革。有的在推动改革时,尽量从自身利益角度去考虑,使改革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不少地方推出的公车货币化改革、办公经费包干制度等改革试验,就已经暴露出这种倾向。有的公车货币化改革,不仅给领导干部高额的交通补贴,而且,在拍卖公车、自购私车等方面,都给予领导干部优惠。追根溯源,就是因为改革的发动者、决定者,都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也就毫无悬念地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06年,涉及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项目有很多,领导启动、领导决定、领导受益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模式再也不能进行下去了。这种模式的改革,既不能满足效率优先原则,更不能兼顾公平,它是以改革的名义,制造新的不公。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必须先对这种改革模式进行改革,即推进改革法治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法治化,要让各级人大作为改革的启动者和决定者,承担起改革的重任。领导干部如果觉得某项收入分配制度需要改革,可以依法向人大提出,然后由人大依法启动改革程序。各级人大及其人大代表也要主动承担起改革重任,积极推动某些领域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效率和公平这两个轮子齐头并进。

  (稿源:红网)

  (作者:谢茂明)

  (编辑:杨国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