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怀念逝者]老生我是“骑马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3:2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记者 王孝武 实习生 吴明 鲁春乔)他躺在花丛中,宁静而安详,就像沉醉在戏里一样。看着他,人们顿觉有一声声独特的京剧唱腔,在灵堂里袅袅回响……13日上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少英的追悼会,在汉口殡仪馆举行。

  “董老9岁学戏,专攻老生一角,到1949年武汉成立京剧团时,他已是名角了。”武汉市京剧团团长舒长青,主持了董少英的追悼会。他评价:董老献身国粹76年,不拘门户之

见,融“麒派”“马派”两大流派于一体,弘扬和发展了传统文化。

  近代京剧里的“老生”,“南麒北马”两大流派各领风骚。学艺时师从马派的董少英,走上舞台后兼容并蓄———他融合麒麟童、马连良两派唱腔的长处,塑造出了诸葛亮、鲁肃等角色,在武汉戏迷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戏迷们亲切地称呼他的唱法为“骑马派”。57岁的票友王才林说,每当董少英在民众乐园和人民剧院演诸葛亮时,汉口的票友都会潮水般涌去,“大家喜欢他既有马派的潇洒,又有麒派的逼真。”

  早在1949年和1956年,董少英就先后获武汉市戏曲汇演一等奖和湖北省戏曲表演一等奖。年纪日增,名声日隆,他对京剧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门下收徒数千。1992年,71岁的董少英退休后,还经常在家中指导前来学戏的票友。

  “父亲在家时,电视频道一般都调在戏曲节目上。他总是通过揣摩不同剧种和流派,开阔戏路,总结自己的不足。”董少英的长子董铁良说,父亲总说京剧博大精深,学无止境,还想有更大建树,没想到,今年1月9日下午,他因肾功能衰竭突然远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