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康路上“拦路虎”(话说新农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05:4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何勇

  近日上街买菜,10斤白菜3元钱,而在去年此时,山东的白菜主产区,10元钱能装一拖拉机,成堆的白菜扔在地里,菜农甚至不愿把它折腾出去卖掉,还谈什么增收?

  辛苦一季,本指望卖些钱来供孩子读书,给老人打壶好酒尽尽孝心,给劳累的妻子

买身新衣服,谁想都成泡影。

  这样的痛楚,我的乡亲也曾经历。

  幼时在农村老家,每到过年,邻居二伯都要盘算来年种些什么补贴家用。他的根据往往都是看同村谁家种什么赚了钱。可每次等别人赚了,他再种,价格总是跌了下来。

  这样的痛楚过了20多年,菜农仍在承受着。

  常年规律,山东大白菜种植面积在200余万亩左右,供需基本平衡;而2004年种植面积达到了惊人的490万亩,量大菜贱,菜贱必然伤农,是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了白菜价格“跳楼”。

  农民为什么会种这么多白菜?也许不用有人来为此承担责任。但分析起来,除了相关部门对市场行情缺乏有效的分析预测及预警外,更主要的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对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往往跟不上趟。

  科技信息缺乏,同样影响农民生计。去年4月,笔者在枣庄市榴园镇某村采访时,60多岁的孙晋兰诉苦:自家种了200多棵挺挣钱的雪枣树。可2003年,传染性的枣疯病使树不再挂果,村里无人会治,被迫把枣树砍掉,在山地里重新种上了粮食。不但生活水准降了,本来可以推广的雪枣在农民心中也没了地位。

  在山东一些苹果主产区,品种更新较慢,效益下降,果农便纷纷砍树。其实,通过改型技术、减少密度和果枝,增加光照,完全可以把苹果树改造成“高光效”果树,增效4—5倍。但含泪砍树的果农很难得到这样的信息和技术。

  不少专家认为,在取消农业税、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后,“信息贫困”已成为农民迈向小康的“拦路虎”。山东一项调查显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朋友、亲戚的口传竟是主要途径。此外,一些商业味过浓的信息,农民难以鉴别其真假。

  据悉,不少省市目前已启动了健全以互联网为主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计划,建立“农产品分析预警系统”等。这固然是积极探索,但目前农民能买得起电脑、会用电脑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农业信息要突破“最后一公里”,真正进家入户,还需要建立起技术、资金向农村流动的长效机制。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5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