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刻在西部的诗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2:04 大江网-江西日报

  曾经沙漠戈壁写春秋,在西部大开发沙场点兵的驻赣武警水电二总队又一次站在浪尖潮头:他们立足西部,扎根边疆,以实际行动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建设,用青春和汗水,把美丽的诗行镂刻在西部沃土之上。

  敬业换得累累硕果

  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后,驻赣武警水电二总队积极响应号召,调整兵力,收缩战线,先后集结近千名官兵常年奋战在祖国西部边陲。为最大限度地支援西部基础建设和能源开发,水电二总队集中投入大部分技术力量和兵力,先后承担起新疆引额济乌工程、塔里木河治理工程、风城水库、希尼尔水库、新疆吉林台电站、察汗乌苏水电站等12个大中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在施工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全部项目合格率均为100%,优良率达85%以上,创造了部队在高寒条件下施工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针对新疆特有的复杂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该总队党委一班人组织科研小组进行技术攻关,在科研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自主研发了施工灌浆资料整理系统软件,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帷幕、固结灌浆施工的竣工资料的整理问题,并获得水电部队科技进步奖。同时,该部队先后完成了履带式装备雪地爬坡、挖掘设备冻土施工等11项试验,并采用地温保暖,取代了火烤等辅助加热启动机械的方法,有效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大大提高了部队集团化作战能力。

  10年来,水电二总队在戈壁荒漠兴修引水渠道工程140余公里,解决了西部120万新疆人民饮水和350万亩农林灌溉问题,被新疆人民亲切地誉为“西部水神”,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真情洒遍第二故乡

  在为西部群众送去明灯净水的同时,二总队官兵积极扶贫支农、济危救困、助教助学,把满腔真情融进了驻地。

  1998年7月,新疆风城水库正式兴建,驻守在那里的官兵们得知在维、蒙、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聚居的乌尔禾镇,惟一一条通往217国道的公路路面狭窄、陈旧不堪,给附近百姓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他们与地方政府主动请缨,决定将道路铺平加宽。炎炎夏日,官兵们开着装载机、翻斗车、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冒着40℃的高温,仅仅用了8天时间,就修筑完成了一条1500米长、40余米宽的水泥路。竣工那天,人们以最简朴和热烈的形式举行了欢庆仪式,这条路因此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作“爱民路”。

  部队驻地附近住着一部分少数民族同胞,由于远离克拉玛依市,天气恶劣,不少群众进城只得在来回20多公里的崎岖便道上辛苦跋涉。官兵们看到眼里,急在心头。于是部队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部队接送人员进出工地的专车遇到少数民族同胞必须免费搭载。从此,“爱民路”上的“雷锋车”美名不胫而走。

  10年来,官兵们坚持“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为西部群众义诊500余人次,植树造林、治理荒沙30余亩,修筑“警民路”50余公里,架设“爱民桥”8座,捐资助学40多万元,帮助300余名适龄儿童重返校园。

  危难之时显本色

  2000年4月9日,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造成易贡湖堵塞,严重威胁着上下游4000多名藏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着下游国家重要设施安全,险情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

  接到抢险命令后,武警水电二总队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就集结了一百多台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近千名官兵,千里奔赴现场,紧急投入抢险。抢险决战打响后,官兵忍受着高原缺氧的煎熬,忍受着蚊虫蚂蟥的叮咬,与洪水争时间,与泥石流比速度。经过近一个月的日夜奋战,终于和兄弟部队一道,在体积达3亿立方米的泥石堆积体上硬生生地切开了一条长850米、宽150米的引水导流渠,使堵塞在上游的洪水沿着指定的道路下泄,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国家财产损失。因为抢险及时,灾区无一名老百姓遇难,但在执行抢险任务中,刘晓红、张召营等4名年轻的战士不幸壮烈牺牲。

  近年来,部队为支援驻地经济建设先后无偿投入兵力1500余人次,投入车辆800余台次,参与各类抢险救灾数十起,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安全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徐迎华 本报记者 徐国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