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本报今起推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一年回望特别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4:23 深圳特区报

  聆听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一年足音

  在历史性跨越的道路上

  本报今起推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一年回望特别报道

  2005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25岁生日!

  新时期、新形势、新使命。25岁的深圳,激情荡漾,豪情满怀,正迈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关口:

  2005年1月13日,深圳召开的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时任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黄丽满,省委常委、市长李鸿忠向全市发出了激越的动员令: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加快建设国际化城市,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跨越!

  “跨越”刚好一年,我们在此深情回望:一年来,深圳人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道路上,足音铿锵,步伐坚定有力。

  过去的一年,深圳在“速度”与“效益”的博弈过程中,“速度”与“效益”取得了“双赢”:

  数据向我们述说——2005年,深圳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长15%左右,达到4238亿元;外贸出口增长27.8%,成为我国第一个突破1000亿美元的城市;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00万标箱,继续稳居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的位置……这一切,是在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能源资源消耗水平不断降低的前提下取得的。

  ——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开始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230亿元,占全市GDP的29%,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

  ——能源资源消耗不断降低。预计2005年,全市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6.25亿元和0.57亿元,比2000年提高74%和19%。今年1至11月,深圳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约3.7%。万元GDP能耗和水耗分别为0.53吨标准煤和47.2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和11%。

  过去的一年,深圳在建设“和谐深圳”上,“海拔”节节升高,解决就业、社会保障问题,安全生产,群众就医,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等一批关乎民生民计的工作喜报连连:

  ——就业开创新局面。去年,共开发就业岗位15400个,近三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登记失业率2.32%,同比下降了0.17个百分点,全年共帮助有就业愿望的2900多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家1人以上就业。

  —社会保险征收创历史新高。全年达到150亿元,超过年度预算40亿元,同比增长了21%,其中工伤保险参保突破600万人,深圳成为全国参保人数最多的城市。

  ——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成功。在全国率先建立劳务工合作医疗,从去年3月1日开始试点至今,不足一年的时间,参加的劳务工达到了123万,试点由原来龙岗、宝安的4个街道办扩大到10个,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32个。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集中开展“清无”行动,严厉查处违法建筑,去年,94%以上的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户得到有效清理,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766栋185万平方米。

  ——2005年10月26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市人民将“全国文明城市”(首批)这一沉甸甸的奖牌捧回了深圳。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授予城市最高的综合奖项,这既是对深圳经济特区建设25年成绩的肯定,更让深圳人民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道路上倍添信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