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5:33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1月15日讯在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印发的《关于山东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显示,2005年,我省全面落实“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体制创新,转变增长方式,各项预期目标顺利完成。2006年,我省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推动“三个转变”,努力做到“三个更加”,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六个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确保“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报告显示,2005年我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省完成生产总值18000亿元左右,增长1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粮食总产3917万吨,增长11.4%。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900亿元左右,增长28%;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3100亿元和1900亿元,分别增长40%和45%。发电量、货运量分别增长19%和15%。制造业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七大产业链实现增加值占49.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4%。地方财政收入1072.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9.5%。实现进出口总值768.9亿美元,其中出口462.5亿美元,分别增长26%和30%。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预计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8亿美元左右。东中西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的65%以上,西部地区和30个欠发达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趋向协调,城镇新增就业10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0元和3800元,分别增长13%和8.4%。

  报告提出,从总体上看,2005年我省经济继续承接近几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出速度快、效益好、亮点多、后劲足等特点,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外贸进出口增长16%,其中出口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6%。新增城镇就业1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工作上力争发展得更快更好。

  200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一是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是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五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六是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和谐山东建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