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沃土中播种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8:21 淄博新闻网

  ――记振兴淄博劳动奖章获得者、淄川一中副校长张学利特约记者 闫盛霆“如今,我依然在自己钟爱的教育教学一线上不懈追求着,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为学生点燃希望的烛光,为我区教育事业的腾飞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这是淄川一中副校长张学利近日在全区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讲的一段话。

  1981年,张学利从淄博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淄河镇岳阴联中,成为一名物理教师

  由于对英语的无限钟爱,业余时间他刻苦自学,一年后,成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名英语教师,担负起了三个级部、六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每天要备三个教案,上五节课。张学利坚持吃住在学校,每天五节课下来,已是精疲力竭、疲惫不堪,晚自习后,别人都已进入梦乡,他却仍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设计习题,经常忙到深夜。一年下来,人整整瘦了一圈。但有播种就有收获,他用一年时间向学生讲授了三年的教学内容,并且两个毕业班在区升学考试中,英语成绩名列前茅。为此,岳阴联中升学人数大大提高,升入中专7人,高中28人,这一成绩轰动了整个淄河镇。

  1989年调任淄川一中后,他连续送高三毕业班并担任班主任。后来又担任英语教学组长、教导处副主任、工会副主席、政教处主任,2003年又提升为副校长。在职务的不断升迁中,他始终没有放下教鞭,离开讲台。现在他分管高三级部的教育教学和全校学生管理,并担任高三两个班的英语教学。

  24年来,张学利始终是超负荷工作。对基础差的学生,他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补课,使他们尽快赶上来。而对基础好、成绩优秀的学生,他则给他们开“小灶”,使他们“优中更优”,这几乎占去了张学利全部休息时间。汗水没有白流,所付出的日日夜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所担任的高三英语连续15年在高考中名列全区第一,并连续15年获淄博市英语(文科)“优胜奖”。他担任班主任的文科班在全区升学人数连续15年名列第一。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使自己真正做到“自身高素质,教研高层次,指导高水平”,尽快成为“研究型、学者型、管理型”人才,张学利坚持挤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探求行之有效的科学教法及学法,力求每堂课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力求使每堂课都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因而,他的课深受领导、教师的好评以及学生们的欢迎,并经常在全区担任执教公开课任务。他1992年、1996年、2000年三次在全区英语课比赛中获一等奖,1997年被推选参加了全市英语教师讲评比赛,获一等奖。他编写的《英语课文整体教学配套训练》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全国级报刊上发表,或在市、区英语教学会上交流。

  24年来,张学利始终把兢兢业业、服从分配、扎实教学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作为自己的做人准则;把家长满意,学生成才,社会认可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在淄川一中的16年送考中,共向全国各类名牌高校输送800余名大学生,其中英语专业本科生近200名。张学利先后被评为淄川区劳动模范、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淄博市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并获振兴淄博劳动奖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