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黄禹锡造假案”拷问科学诚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9:52 中国青年报

  被称为“近年最轰动、最大胆的学术造假案”的黄禹锡造假丑闻,如今已水落石出。这名韩国科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两个“轰动性成果”,已被证明建筑在伪造证据之上,黄本人也遭到科学界的谴责。

  水落石出之后,一系列问题仍然会萦绕在公众的心头。比如,为什么世界科学界声誉卓著的刊物《科学》会连续两次“栽”在黄禹锡的造假手段上?谁为此承担责任?它的论

文发表机制是否有漏洞?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科学》杂志。编辑部和杂志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发言人皮诺尔说,“黄禹锡造假案”给编辑部带来的是“震惊和沮丧”,特别是没有想到他2004年发表的论文也出于造假。按惯例,撤除论文需要所有作者同意,但这次《科学》杂志一改常态,在获悉韩国首尔大学调查结果后就以编辑部名义撤除了他的两篇论文。“我们还在反思和讨论之中,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一定会给科学界一个结论。”皮诺尔说。

  黄禹锡骗过了9名顶级专家

  如果说,黄禹锡2004年论文造假对《科学》杂志还是一个新冲击,那么他2005年“培育11名患者匹配型干细胞系”造假论文的发表过程,已经随着杂志编辑部的反思而逐渐清楚了。

  皮诺尔介绍说,编辑部是在2005年3月收到这篇论文的,当时各高级编辑都认为这篇论文可能是一个“爆炸性进步”,并将其先后提交给9位匿名审稿人审阅。这9名审稿人不仅有美国本土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教授,也包括欧洲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顶级专家。

  审稿人的一致意见是,黄禹锡论文“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值得发表”。谁都没有看出这篇论文所附带的照片等证据材料,都是精心处理的“假货”。因此,论文很快经过编辑修改阶段,先后刊登在《科学》杂志网络版和印刷版上,整个过程历时58天,比通常的论文审阅时间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三大措施意在“亡羊补牢”

  匿名审稿是学术刊物发表成果的通行制度,一般来说是请同一领域的专家来评审论文。多年来,《科学》的这一制度很少受到挑战,造假如此严重的论文成功通过审稿而连续刊登在杂志上,可能只有黄禹锡一人。

  这是否意味着黄禹锡论文的审稿人要承担责任呢?《科学》杂志编辑部给出了否定的答复。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早先曾指出,审稿人首先考虑的是论文的科学意义是否值得发表,作者提出的证据能否支持论点,论证过程是否严谨等学术问题,这些都基于对作者的信任。

  在“黄禹锡造假案”之后,《科学》杂志编辑部初步提出了三点措施补充审稿制度。皮诺尔说,这些措施都是针对“黄禹锡造假案”暴露出来的问题。

  比如,要求论文所有作者说清楚自己在科研中的具体贡献,就是针对黄禹锡研究小组发表论文时署上不少无关人员的名字、出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要求所有作者签署同意论文观点的声明,就是要保证造假者无法通过自己研究小组的“内部关”;改进图像识别技术,就是为了防范黄禹锡那样用假照片“蒙混”的人。

  技术手段无法保障科学诚信

  《科学》杂志提出的这些手段能否保证下一个“黄禹锡”不再出现呢?《科学》杂志编辑部也给出了否定的答复。“任何技术手段都难以防范蓄意的、精心的造假。”皮诺尔说。

  当然,要验证一项科研成果的真假,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检查,也就是由其他研究人员重复进行实验,如果得到同样的结果,就可以承认这一科研成果是真的;反之则为假。正如肯尼迪所说:“验证科学成果最终要依靠事实。”但是,如今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浩如烟海,要挨个检查又何其难!那么,防范学术造假有什么秘方?实际上没有人能给出完整的答案。肯尼迪总编辑曾表示:“我们绝不能事先假定研究人员会造假。”即使在《科学》杂志编辑部的反思中,编辑们仍然坚持认为,对研究人员的信任是第一位的,因为“科学本身就是建筑在诚信基础上的事业”。从他们的观点来看,科学诚信的根源仍然在于科研人员自身。

  新华社洛杉矶1月14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