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环保光说不练者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0:2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十一五”规划再次强调了建立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国家环保总局也称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环保投资预计达到1.3万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近6000亿元。而普通公众对环保的认识究竟如何呢?

  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零点集团和民生银行支持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民生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不够

高,为68.05分,这一数据反映出,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基础上,中国公众更应该提高环保参与能力。

  《民生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公众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宏观的环境污染问题到微观的各地发生的环境事件,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圆明园防渗事件等,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层面也越来越广。

  其中,公众对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宏观环境问题,关注程度达到了80%以上。而零点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也显示,在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社会问题中,环保问题排在前五位,相比过去几年稳中有升。

  调查发现,公众对造成环境污染四大污染源认知清晰,认为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是公共空间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农村公众关注面不同

  调查发现,城市和农村所关注的环境问题也有差异,城市和城镇居民最关注大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农村公众最关心的是垃圾处理问题。

  而在公众认为最急需改进的环境问题中,农村居民对于土地和水受到污染的关注度高于城市居民,而城市居民对于汽车尾气、交通噪音的关注度高于农村居民。

  城市和城镇居民最不满意的方面集中在噪声扰民、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浊;而农村最不满意的则是街区的环境卫生,究其原因,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认为是由于垃圾存放地不足、垃圾清运不及时所导致。

  关注个人空间胜于公共环境

  本次研究发现,目前公众最关注公共空间的环保情况,比如空气、水、噪音等,关注程度达到34.0%,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众对拥有干净整洁无污染的公共环境的期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参与的环保行为却集中在个人的生活空间,并以简单的、浅层次的环保行为为主,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等,能迅速带来改善并获得利益的环保行为受到大力推崇。

  研究人员认为,公众更多的是当环境问题影响到个人生活的时候才会去采取一定的行动,而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有待加强,社会需要“责任公民”意识。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公众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水平虽有提高,但环保参与能力差,即“光说不练”的占了多数,更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绝大多数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问题不知道应该如何参与。

  热衷环保活动者不足一成

  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在最近三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的次数较少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达到了八成以上,而参与较多的公众仅占6.3%,两者之间差距显著;同时,当公众遇到具体的环保活动时,视当时的情况再决定如何参与的比例最高,达到四成以上,参与意识不强,不知道应该如何参与,从众心理表现突出。

  同时,目前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利虽然目前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但在参与的具体条件、方式、程序上还缺少明确细致的法律规定,公众一旦遇到具体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本不知道用应该用何种方式参与,更不知道怎样的方式才是最合理最合法的。因此,环保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体制,将环保纳入社会公共事务全民参与的范畴,进行环保社会动员教育是当务之急。

  调查方式:《2005年度民生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报告》,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2005年9月完成的对全国20个城市城镇及农村3777名普通居民的入户问卷调查。

  认知环境举报电话不足两成

  调查显示,公众获取环保信息的来源主要依赖报纸和电视,从其他媒介获取的信息较少。而公众在日常生活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最常采用的方式也是向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反映,比例达到了47.1%,明显超过通过电话、信件向政府投诉或向媒体反映。公众环保信息传递社区参与的渠道依然比较重要。

  调查发现,公众对“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污染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的认知比例较低,不足两成,而在这两成中打过这个电话的只有9.2%,83.6%的公众不知道使用环境污染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更不知道如何使用。(程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