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们失去艺术判断力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6:24 人民网

  2005年的春天,在先天嗜好政治与性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南非黑人版“卡门”《卡雅利沙的卡门》与中国电影《孔雀》成为最受人推戴的电影作品。与柏林电影节同步在国内部分影院上映,第二天就传来《孔雀》在柏林国际电影节猎得“银熊”的消息。获奖之后,全国的院线公司纷纷抢购拷贝,发行方已经紧急加洗了20多只拷贝分发到全国,并预测《孔雀》的票房将超过3000万元。而此前一直“得不得奖无所谓”的顾长卫,不仅影片风头超过了“金熊”得主《卡雅利沙的卡门》,甚至还被称为“柏林电影节的救星”。顷刻间,《孔雀

》的票房一路飙升,各家院线的“孔雀厅”竟然“场场爆满”。以至媒体纷纷评价,这是近十年来国内艺术电影所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准,对身陷繁荣泡沫中的中国电影而言,这也许是一个美好而坚定的信号。

  而不能不提到的是,同样是这部《孔雀》,去年银川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已经亮相,可是却一直处于躲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其实,早在影片上映之前,《孔雀》发行方以剧组就在全国各大城市“宣传”“推介”,但收效甚微。据说,上海首映当晚,能够容纳288人的上海影城影厅只有9名观众,更多的影院则是“门可罗雀”。

  这是眼下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一部文艺作品,在国内寂寂无名,乏人问津,不论是多么优秀,艺术价值多么高,创作者如何披荆斩棘,都不会被受众纳入自己的观赏视界。可是,一旦作品在国外得了奖,立刻身价陡增,门庭若市。

  面对这种票房的落差,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艺术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我们的观众失去了欣赏的能力和耐心吗?可是街头巷为尾各种盗版光盘屡禁不止。是我们的专家失去了判能力吗?可是眼见得他们在大大小小的论证会上频频露面,口沫横飞,激浊扬清。是我们的媒体患上了失语症吗?可是在林林总总的新闻发布会上,总有他们繁忙的身影,大报小报的艺术版上,各种评介和图片热热闹闹地充斥着版面。

  我有一位被称为“资深影评人”的专家朋友,我每每在各报刊文摘上看到他优美飘逸的文字。可是,他不屑地说,媒体和专家的赞誉也好,毁誉也罢,不过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

  我相信,他的评价中肯定有夸大其辞的情感因素,但在此,我们也不难找到艺术与票房脱节的原因。一方面,是观众对我们的鉴赏机制不屑一顾,一方面,是我们的鉴赏机制已经全然忘记了观众的声音,在观众与艺术之间的鸿沟里,是被“红包”喂饱了的鉴赏机制。诚然,我们的电影市场并未真正商业化,用票房来衡量一部作品的艺术价值的确失之偏颇,但是在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到,引领着我们的观众走进剧场,我们的道路还很遥远。

  2005年伊始,广电总局电影局曾经迫不及待地用一组数字拉开中国百年电影盛典的序幕。2004年,我国国产影片数量首次突破200部,远远超过2003年140部的纪录。全国电影票房突破15.7亿元,其中两部贺岁片《功夫》和《天下无贼》分别达到了1.25亿元和1.01亿元的票房。广电总局电影局负责人欣喜地说,这是国产片的票房收入首次超过进口片。

  这不啻是中国电影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可是在众多喜气扬扬的面孔中,我却一个被微弱而清醒的声音打动:“到了我们只会生产让观众在电影院里傻笑的贺岁片的时候,我们还不该警醒吗?”

  这个声音说,日本曾公映我国导演吴天明执导的《首席执行官》,并把该片作为贺岁片。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家电企业海尔集团创业史的影片,日本电影发行商为此制作的广告是:“看中国人在怎样崛起?”这个声音质疑道:“与纵使在年关时刻也不忘为国民醒脑提气的东邻相比,我们应该想到些什么?”

  是的,我希望中国艺术中有更多的这样的声音,提示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反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