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南美国家共同体的形成与价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6:29 人民网

  国际新闻点击排行榜(1.09-1.15)沙龙政治生命彻底结束 逐步被唤醒日本报纸主笔齐声批判小泉的愚蠢外交◎周总理名言外国仍在引用◎媒体传日小岛想“并入台湾”布什夫人:美将出现女总统 本·拉登的故事:少年奢侈晚年穷酸印度每年百万人死得“不明不白”史海:麦克阿瑟曾想换掉日本天皇蒙古政府解散 亲西方总理下台综合国力 中国到底有多强1945年 中国想造12艘航母◎西方恶意揣测中国裁军武士道开始重回日本 小泉身体力行伊朗核政策:“温水煮青蛙” 英偷着给3000少女避孕中国新富爱鱼

翅 世界鲨鱼遭殃

  &正当欧洲制宪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的时候,南美地区一体化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也就是在西欧6国刚刚签订《罗马协定》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之后,诸多地区性组织在南美或拉美范围内相继诞生。其中包括:1960年成立的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的前身),1964年成立的拉丁美洲议会,1969年成立的安第斯共同体,1975年成立的拉丁美洲经济体系,1980年成立的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1986年成立的里约集团,1991年成立的南方共同市场等。①2004年12月8日于第三界南美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的《库斯科宣言》,标志着由南美洲12个国家组成的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正式成立。正如此次会议的东道国秘鲁总统托莱多所言:“在这里,我们将为西蒙.玻利瓦尔的梦想注入新的灵魂与生命。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事件,意味着希望在多领域实现一体化的一个新南美洲诞生。”②阿根廷外长也在声明中指出:“南美国家共同体是南美国家在地区一体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标志着南美国家将拥有共同的未来。”一、南共体的基本状况、形成过程及其原因(一)基本状况2004年12月9日第三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在秘鲁历史古城库斯科落下帷幕,与会的12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库斯科宣言》,宣告南美国家共同体(COMUNIDAD SUDAMEIRICA DE NACIONES,简称南共体)正式成立。南共体由安第斯共同体(AC,简称安共体)5个成员国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委内瑞拉和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简称南共市或南锥体)4个成员国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以及智利、圭亚那和苏里南共12个国家组成。它优先推动三项目标:建立政治统一体、基础设施一体化、南美自由贸易区。其最终目标在于建立“像欧盟一样拥有统一的货币、共同的议会,同时作为南美国家的政治联盟。”南共体是目前世界上排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之后的第三大地区经济组织,拥有170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61亿人口和9730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这一区域有着全球30%的可用森林、10%的可耕地以及丰富的各种矿产资源。(二)形成过程南共体主要由安共体与南共市成员组成,其形成源自于这两大次地区性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早在1969年,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智利政府的代表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举行会议,讨论小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签署了《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因成员国均系安第斯山麓国家,故称安第斯集团或安第斯条约组织,于1996年易名为安共体(后智利退出)。1991年,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4国总统在巴拉圭首都签署《亚松森条约》,宣布建立南共市。自1993年起安第斯集团成为拉美和世界上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并开始实行共同对外关税(秘鲁除外)。1998年,南共市和安共体签署了一项旨在2000年建立南美自由贸易区(SAFTA)的框架协议。2000年,在巴西利亚召开的第一次南美国家首脑会议期间提出了成立南美共同体的设想。2003年,在南共市第25次首脑会议上,南共市和安共体两大集团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双方承诺将在10年内取消绝大部分产品的关税,为建立南美统一的市场做准备。2004年12月8日在库斯科召开的南美国家首脑第三次会议期间,南美12国宣布正式启动成立“南美共同体”的进程。(三)形成原因1、同一文化圈的向心力。任何一个地区若想实现一体化都必须考虑历史文化这一要素。正如欧盟的一体化依托于成员国历经二战的共同历史以及大欧洲的统一价值观,南美的一体化同样离不开域内各国相似的殖民遭遇,更离不开南美民族解放者玻利瓦尔所宣扬的“拉美大陆主义”情结。它们成为了南美各国的精神纽带,也成为了南美地区一体化和南共体建立的根本动因。2、反新自由主义运动。由于南美国家长期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全面对外开放市场,推行自由贸易,从而将本国产业完全暴露在全球资本的冲击下,进而导致失业率攀升,贫富分化加剧及外债负担加重。面对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引发的一系列弊端,南美各国愈来愈清醒地意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否则,将会被新自由主义“各个击破”。巴西总统卢拉在访问委内瑞拉时曾经指出,“委内瑞拉、巴西以及其它南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出路不在北部,不在大洋,而在地区的一体化。”3、政局变化的积极意义。伴随着反新自由主义运动的是南美左翼势力的上升。目前南美大陆13国中,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与智利均由左翼或中间偏左主政。它不仅在南美形成了一股“去美国化”的政治气氛,还极大地提升了南美的域内合作的倾向。4、地区贸易的互补性。南美各国大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消费市场。委内瑞拉是石油生产大国,巴西盛产蔗糖,阿根廷以出口牛肉闻名。多年来,南美各国的区外进出口都占总进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这一现象表明了南美区域内部贸易大有潜力可挖。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经济研究中心预测,安共体国家将为阿根廷和巴西分别提供98亿美元和120亿美元的出口市场。一体化的已有实践。南美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起建立了诸多区域性组织和次区域性组织。其数量之多、时间之早,丝毫不逊色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所创立的组织。其中,安共体国家与南共市国家成为了南共体的主体。而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也一直积极促成南共体的建立。与此同时,南美各国从这些以往的组织的创立与运作中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南共体的实际操作提供了智力支持。5、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尴尬状态。摆脱在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中受制于美国的不利地位是南美国家建立区域共同体、加速一体化进程的直接原因。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南美各国分别单独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常常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它们逐渐意识到,只有南美作为一个团结的整体与美国展开贸易谈判,才能确保南美各国的利益。二、南共体与欧盟的比较分析相同点――1、从经济到政治的功能外溢模式。如新功能主义理论学派所言,一体化经历着一个由经济领域到政治领域的“外溢”过程。欧洲一体化实践经历了由最初建立的煤钢共同体到随后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再发展至后来的欧洲政治合作机制以及90年代初《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的欧盟三大支柱(经济货币同盟、共同外交与安全同盟、司法和社会政策同盟)这一过程。同样,南美一体化实践始于经济领域并逐步向内务及安全政治领域拓展。南共体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建立政治统一体、基础设施一体化、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大目标。各国设想在10至12 年内简称南美自由贸易区。目前,各国在控制毒品、反腐败、推进民主体制等方面也展开了密切合作。2、域内开放性与域外封闭性原则。任何一个地区一体化都必须遵循域内开放性与域外封闭性的原则,它不仅确保了一体化组织的“纯粹性”,还促进了一体化组织内部合作的“紧密性”。就域内开放性而言,欧盟成立之初只有15个成员国,而目前已经增加至25个。相对而言,南共体自成立起就基本囊括了南美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只有巴拿马和法属圭亚那不在成员之列,目前这两个国家正积极与该组织磋商,表示希望尽快加入该组织。就域外封闭性而言,尽管美国对这两大地区一体化组织都施加了一定的影响,但仅仅扮演着一个“局外者”的角色。两大组织都通过域外封闭性来维护组织的独立性与影响力。3、一体化组织与美国主导的地区组织的并存。作为世界的霸权国,美国自然不希望具备较强实力的地区性组织与之抗衡,因而就会试图干扰并阻止一个强大并团结的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美国的支持。面对追求独立性与保持依赖性的矛盾,一个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体化组织与美国主导的地区组织的并存。在欧洲,欧盟与北约并行发展,两者的成员关系重合交织;在南美洲,南共体与美洲国家组织并存,南共体的所有成员都是美国主导的美洲国家组织的成员。这种并存格局有利于地区内各国有效地获取最大利益,也有利于缓轻地区一体化组织所承受的压力。4、地区内传统大国的利益协调。这是地区一体化组织建立的前提之一。欧盟的建立得益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法国与德国的和解;同样,南共体的建立与南美大陆主要国家巴西与阿根廷的利益协调密切相关。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国之间不存在利益的冲突,而是说在利益纠葛面前,大国能够以地区利益为重,寻求有效途径解决分歧。在南共体尚未正式建立之时,巴西与阿根廷同为南共市的成员国。2001年底,阿根廷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与巴西等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但是最终阿政府通过内部的协调和磋商机制,有效缓解了与其它成员的矛盾。不同点――1、南共体成员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虽然欧盟成员国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但其主要成员国均为发达国家。而南共体则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作为仅次于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世界第三大地区经济组织,南共体扩大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也为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研究提供了成功的实证案例。2、复合型地区组织框架。南共体区别于欧盟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前者是复合型地区组织框架的一部分。历经多年的发展,欧盟已经成为了覆盖欧洲并具有高度整合性的一体化组织。虽然在欧洲范围内同时存在其它组织,但不论在成员构成还是组织功能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独立国家联合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欧洲委员会。相对而言,在南美地区则同时存在着成员构成与组织功能交织重叠的次地区、地区和跨地区组织。首先,为了解决国家差异与一体化需求的矛盾,不少国家选择了先易后难的路径,即先成立次地区性组织再寻求整个地区一体化的具体方案。现已成立的次地区性组织包括三国集团、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安共体、里约集团和南方共同市场等。其次,由于南美洲与拉丁美洲本身就存在概念和认同上的不明确性,因此一些功能相似但地域范围不同的组织同时存在。譬如,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除了包括南美国家,还吸收了墨西哥与古巴作为其成员国。而南共体则将成员资格限于南美国家。另外,由于历史、地理和利益因素,一些南美国家还与地区以外的国家建立了跨地区的组织。其中包括:拉美18个讲西班牙语国家、讲葡萄牙语的巴西和西班牙、葡萄牙建立的伊比利亚美洲首脑会议①、以及美国主导下的包括美洲大陆所有国家的美洲国家组织。这种复合型地区组织框架一方面反映了南美仍处在相对较低的一体化水平,体现了南美地区复杂的利益关系、认同结构和地理界定,另一方面也疏导了南美一体化进程中国家间的关系,推进了一体化的发展。3、不可忽视的小国作用。目前在理论界,大国主导下的一体化模式愈来愈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法德合作被视为欧盟模式的重要部分以及欧洲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在南共体的成立过程中,巴西作为南美地区最大的国家及南共市的创始国,确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如果将欧盟与南共体作个比较,就会发现小国在南共体创立与运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与南共体的产生方式密切相关。巴西与阿根廷是南美最大的两个国家,同为南共市成员。而南共体的成立需要南共市与安共体双方的共同努力。因此,委内瑞拉和秘鲁作为安共体的主要成员,影响着南共市与安共体的合作进程。尤其是,委内瑞拉左翼领袖查韦斯自1999年上台执政以来,一直是拉美一体化的积极推动者,不仅多次呼吁建立“玻利瓦尔模式”的拉美一体化组织,而且坚持把拉美一体化写入宪法。4、成立动因的差异。欧洲一体化始于1951年的煤钢共同体,这一组织作为欧盟的前身,是3个低地国家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以及法国、意大利处于对安全的考虑而与西德共同建立的,虽然后来欧盟承担着明显的经济功能。而南美一体化从始至今一直以经济为助推力。安全保障相对于经济利益往往具有更大的紧迫性。南美国家共同体的成立是经济动因推动下的一体化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三、南共体对东亚一体化的借鉴价值南共体的成立显示了南美地区一体化的成就。这一成就令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东亚一体化的滞后及东亚地区性组织的缺失。尽管我们一直为东亚一体化而努力,然而东亚似乎陷入了一体化的困境。东盟的10+3机制带来了一体化的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忧虑。由于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与中日关系的僵化,10+3机制的突破变得异常渺茫。但是此时,似乎又没有另一种替代性的机制或组织足以承载一体化的任务。上述有关南共体与欧盟的比较分析,可以从侧面为东亚一体化10+3机制提供一些启示。1、小国能否主导地区一体化?一体化进程中的小国角色问题可能是南共体对于东亚一体化的最大启示。虽然不能说,南共体采取了“小国主导”模式,但是两大传统大国以外的国家确实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不同于欧盟的两大国绝对主导模式。在东亚,小国主导是10+3机制受到普遍质疑的关键原因。而能否能在未来保住该组织的主导权是东盟各国推进一体化的一大顾虑。在笔者看来,主导权并不一定与实力对等。组织运作机制及权力责任的预先划定能够确保小国主导的实际可操作性。绝对利益的提升是小国主导的动力来源。具体而言,在中日矛盾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及东北亚次地区组织无法在近期确立的前提下,中、日、韩三国分别与东盟的双边谈判与独立加入似乎是更可行的办法。因为东盟边界的扩大无论是对东盟还是中、日、韩三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地区安全上都是有利的。2、如何面对美国的干扰?一体化组织与美国主导的地区组织的并存是南美与欧洲的共同特点。这似乎与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背道而驰。很多学者将美洲国家联盟看作南美一体化的障碍之一,认为美洲国家联盟降低了南美各国对南共体的忠诚度。然而,笔者认为南共体的出现与美洲国家联盟的存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不仅疏导了美国的利益诉求,同时也从反面加深了南美各国的整体意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东亚必须遵照同等模式,但至少说明了美国霸权体系下地区一体化的可行性并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方案。3、地区组织应当保持多大的开放性?开放性是东亚地区合作的特点之一,也是东盟机制令人忧虑的一个方面。近期,日本为牵制中国试图将澳大利亚、印度等区域外国家拉进东亚共同体,建立10+6格局,即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6个国家。而这几个域外国家也对加入东亚一体化进程表示了非常积极的态度。①从欧盟与南共体的共同经验可以看出,域外封闭性与域内开放性是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原则。而南美的复合型地区组织框架可以为东亚地区一体化提供某些价值。地区组织的多层次发展有利于域外力量发挥积极作用,而又同时确保了一体化组织的独立性。四、结语尽管一些学者对南共体抱有悲观态度,认为南共体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运行机制等均未明确,并怀疑南美洲各国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意愿来推动建立南共体。但是, 我们不应当忽视南共体本身的价值。虽然南共体的一体化水平有限,但毕竟提供了欧盟模式以外的另一种一体化模式。当然,必须承认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欧盟模式的翻版,但两者仍是有所区别的。欧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体化的成功样板。与此同时,欧盟模式也被人为地附加了神话的色彩。面对一体化的困境,人们习惯于从本地区与欧盟固有的差异上寻找难以进展的原因,并视其为先验且无法改变的。此时, 另一种模式的出现可能更有利于打破地区一体化的僵局。这在东亚一体化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对包括南共体、欧盟、东盟10+3机制在内的一体化组织的比较分析可能更易于形成一体化发展的理性思维,从而推动一体化向更高层面的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