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车堵了路还是路堵了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19:49 中国新闻网

  不管你是不是北京人,也不管你是哪国来的游客,只要你在北京呆上一周,就会体会到北京交通的拥堵,并不时能一睹二环、三环乃至四环“露天停车场”的壮观。

  尽管近几年,有关部门加大了“改、扩、建”道路工程的力度,但收到的效果却不容乐观。其实,道路的拥堵表面上是一个交通问题,实际上却是一个以“车的数量,路的设计,人的素质”为链条的综合问题。

  如今,上班族花在路上的时间比过去要多很多。针对交通拥堵的恶化情形,出租车司机首先抱怨:车太多了!的确,2005年1月至9月北京新增机动车26.9万辆,其中仅6月至9月就达12万辆,以平均每天1000辆的速度增加。

  回想北京的“交通史”,2003年8月4日应该是个里程碑的日子。这一天,北京市交管局发布信息,北京市第200万辆机动车拥有者产生,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开始进入汽车时代,在这200万辆机动车中私家车达到120万辆,而且全市机动车现在仍以每月3万辆的速度递增,其中仍以私家车为主。进入汽车社会,使北京早已拥挤不堪的交通更加不堪重负,从普通市民到一市之长现在都为“行路难”而头痛不已。

  那么什么是北京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是车的数量多吗?有些人马上反驳: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城市汽车拥有量指标比北京高5至10倍,但交通却远比北京顺畅,显然问题的关键不只在汽车的拥有量,而在于路况和私车的使用频率。

  路和车似乎是问题的两个方面,有时纠缠不清,但对于出行者来说“行路难”却是明摆着的:高峰时段,二环的建国门桥下,三环的六里桥下,永远是“慢三步”的节拍;三环赵公口、劲松等出口,永远是“拖着尾巴的长龙”。国外很多城市都与北京面积相当,汽车的保有量是北京的两倍以上甚至更多,为什么不像北京这样堵车呢?除了科学的管理等方面外,北京城市交通规划本身是否先天不足?答案是肯定的。北京交通的发展既有成长的烦恼,也有规划的隐忧。国外的街区是方方正正的,道路呈“井”字形,四通八达,直来直去,而北京的是同心圆,迂回路多,复用集中。另外,北京市区道路密度低,仅相当于大阪、东京、纽约、巴黎、伦敦等城市的9.37%、8.89%、16.7%、11.1%和17.8%。

  此外,还有人的素质问题。车是人开的,路是人造的,人们的素质与心态直接关系着这个问题的走向。试想我们的司机、行人个个遵纪守法,再堵的路段也会逐渐自然缓解。可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却是小汽车强行并线、加塞儿,大公共违章挡道,使本来就糟糕的交通“雪上加霜”。有学者分析:城市结构不合理导致城市功能紊乱,功能紊乱导致人们心态失衡,(这包括决策者的随机性和当事者的随意性)反过来更加剧了城市道路结构的困境。

  北京交通的拥堵,不仅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也影响到一个首都,一个国家的形象。目前,2008年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人心向往。如果不科学地解决交通出行问题,势必会继续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难道北京可以富裕,却承受不起富裕文明的象征吗?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罗仁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