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区走来贴心“片儿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1:43 大江网-江西日报

  看病难、看病贵,表面上看是药价过高的问题,其实是体制僵化。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需要从体制着手,发挥政府的功能,即对于低收入者服务的医院,实施公共产品的低价医疗服务。

  近年来,景德镇市珠山区把发展公共服务性产业,加大对城区社区医院的扶持,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重要途径和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任务来抓。到目前为止,珠山区共建
立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珠山区也被授予了“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现在辖区内已初步构建了方便、快捷、低价、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

  

社区走来贴心“片儿医”
转诊患者回到社区后,在里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平价药品。 社区医疗联系卡:小卡片大作用

  去年10月的一天夜晚,珠山区御窑社区居民92岁的邓启贤老太太在睡梦中又被“胆结石”痛醒了。虽然家里常备有安定注射液等急救药品,但苦于不会扎针推药,老人腿脚又不方便,全家人急得团团转。突然有人想起社区医生曾留给他们一张社区医疗联系卡,他们马上按照上面的提示拨通了社区医院的24小时值班电话。

  接到邓老太太家人的求救电话后,御窑社区卫生服务站立即向“片儿医”石冀雄医生发出出诊指令。此时外面正下着大雨,夜色中,石医生犹豫了片刻,但他随即想到,如果改派其他同事去,难免要延误抢救时间,最终他拿起雨伞冲进了瓢泼大雨中。来到邓启贤老太太家中,石医生来不及脱下湿漉漉的衣服,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治中,邓老太太的病情最终得到了控制。邓家人握着石医生的手,感动得半晌不知说什么好,最后,指着医疗联系卡说:“要不是这张小卡片,我母亲的病就耽误了。”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珠山区所属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演着。在这18个社区卫生机构中,像“片儿警”负责社区治安那样包楼包户、负责社区居民健康的“片儿医”们,如今已有180多位。他们针对珠山区居民居住分散的特点,依据“就近就急”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布局,覆盖珠山区79个居民社区。

  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共赢”

  区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说,在以前,虽然家门口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但不少市民仍然舍近求远,争相去大医院看病。原因是他们认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设备简陋,医生水平不高。为使社区医院真正发挥服务、方便社区居民作用,而不是靠“捡”病人生存,珠山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区情,鼓励市直医疗单位分支机构、社会医疗机构、个体诊所转型或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建立与大医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等方式,整合了辖区内各类医疗资源,制定了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及分布图,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调整和有效利用,建立了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两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珠山区原先只有一个区妇幼保健所和一个区疾控中心,街道无地段医院,只设有8个街道防保站,通过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如今有了巨大的变化。目前,该区市三院太白园分院、皮肤医院新厂分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院分支机构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昌河飞机制造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在区卫生局的帮助下,成功地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区社区医疗现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甚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有了5.5万份健康档案

  当记者走进里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79岁的余荷花老人正斜靠在床头打点滴。老人告诉记者,她患有心脏病和哮喘病,因为病情经常发作,她平均每个月都要来两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果到大医院看病,要坐20分钟汽车,而到这里步行只需几分钟,而且此处的医生和护士特别了解她的病情,知道她用什么药过敏,什么季节易发病。冬天天冷路滑,每当她出行困难,医生和护士就到她家里送医送药。“这个社区医院真是方便了我这样的老病号。”老人由衷地说。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全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社区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以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使卫生服务向“下”开拓,走社区路,进百姓门。珠山区先后在全市居民密集的社区建立了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专门针对居民的常见病、慢性病提供健康指导、初步诊断、出院康复等服务。看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带来的好处后,其他社区的居民联名街道、区卫生局领导反映,希望在他们的社区也设立这样的服务站,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大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

  在珠山区的社区中,经常能看到“片儿医”的身影。一年来,各社区共出动“片儿医”多达上千人次,深入居民家中进行健康普查,目前已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5.5万份,基本摸清了辖区内人口的健康状况。

  “双向转诊”破解“看病贵”

  不久前,家住里村街道马鞍山社区的一位60多岁老人,突感头晕头痛,手脚麻木,家人急忙找来“片儿医”章丽红。章丽红初步诊断老人患上了脑梗塞,随即将老人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简单处置,又通过“双向转诊”护送老人去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由于治疗及时得当,老人出院后未留下任何后遗症。

  “双向转诊”是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各市直大医院建立起的一条“绿色通道”,一般病人在社区被初步诊断病情后,如果需要去大医院继续治疗,病人可以在社区服务站开单、交费,再由社区医生专程陪护去大医院直接做检查和化验,免除了患者排队挂号、检查之苦;病人从大医院出院后,则可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继续后期的治疗和康复。因此,“双向转诊”使病人在享受到优质、快捷服务的同时,还明显节省了医疗费用。据章丽红介绍,他们曾对肺炎病人的治疗费用进行过粗略的计算,如果一位肺炎病人在大医院治病,除了医药费,还有床费、陪护费、误工费等,加起来大约是760元,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需90多元。(彭国红 本报记者 冯建和 文/图)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