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候鸟型人才”穿梭长三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3: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战略走向纵深,行政藩篱逐渐打破,“候鸟型人才”越来越多地在不同城市间穿梭。不过,人才结构性矛盾依旧困扰着长三角产业升级。

  ■政府推动“柔性流动”

  从打破人才门槛的“楚河汉界”到“候鸟人才”的大面积出现,长三角人才跨区域

流动中,可以清晰看到政府推动的影子。

  2003年4月中旬,苏浙沪三地共同签署《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此后,各城市间掀起一股人才合作高潮。上海分别与宁波、杭州、南通等20多个城市就异地人才服务合作签约,同时启动长三角紧缺人才培训项目,并建立了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机制。2004年6月,苏浙沪三省市人事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流动联席会议办公室。

  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工作组组长陆珉表示,三地人才要实现跨区域流动,必须倡导不改变户籍及工作关系的“柔性流动”。2005年,三地政府为打破行政壁垒继续发力,最典型的例子是苏浙两地仿效上海相继推出了人才居住证,给予外地人才“市民待遇”。

  沪苏浙三地人事部门从2004年8月开始,对南京、南通、宁波、湖州、上海黄浦、南汇4市2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课题调查。调查显示,城市内人才流动率高达49.98%,长三角城市区域间的人才流动率为9.26%,人才跨区域流动人均为0.83次。

  ■精英人才转变为“互流”

  高层次精英人才向来是各地争夺的重点。据统计,2003年浙江高层次人才仅占全部人才的5%,是长三角区域内比例最少的省份。以院士为例,上海约120名,江苏约70名,浙江仅24名。

  如果以长三角三地的高层次人才数量对应著名的“木桶理论”,浙江是其中最短的“一块板”,上海则是“最长的一块”。不过,进入2005年,这种人才格局正在悄悄改变。人才市场几何,猎头先知。杭州最早的“猎头”公司之一千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继宗表示,中高层次人才区域流动在稳定增长,“我们公司近年业务量年增长率在50%以上,其中60%是在长三角地区内的跨区域流动”。

  俞继宗感受到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苏浙两地人才集中流向上海,现在则转变为“互流”。可以作为印证的是,江苏省人事部门的统计显示,上海流入江苏的人才总数在2003年以前还是个位数,去年已增至2696人。

  浙江省公共行政与人才人事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向东说,人才流动路线的背后,体现了不同城市的定位以及竞争优势。沪苏浙各自的产业优势会吸引不同类型的人才加盟。此外,房价、居住环境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人才流向,避免了人才流向的单一集聚。

  ■结构性矛盾“阴霾”未散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背景下,人才稀缺成为长三角共同的“成长烦恼”。2003年以来,席卷长三角的“民工荒”、“技工荒”一直让三地政府紧张不已。

  浙江省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农村劳动力管理科科长余斌直言,“民工荒”其实并不准确,长三角不缺基本劳动力,缺少的是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力。

  长三角技工到底缺到什么程度?浙江省城调队的调查可见一斑。报告显示,包括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内的高技能人才,目前仅占浙江从业人员总数的0.7%,企业高级技师的缺口率更是高达93.8%。在“移民城市”温州,“技工荒”已使当地的打火机、鞋革等优势行业的人才瓶颈全面凸显。温州市企调队的数据表明,当地企业86400多名外来务工者中,大专学历的占5.71%,大学本科学历的仅占2.8%。

  周向东认为,随着长三角人才“门槛”的基本消除,市场将成为引导人才流动的最重要因素。如何吸引人才加盟,将考验长三角各城市的政府智慧。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01月17日第六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