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论摘编0117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3:50 舜网-济南日报

  改革新动力来自内外压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回顾中国20多年改革的历程,人们有充分理由为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社会进步而感到鼓舞,这是坚定继续深化改革信心的基础。同时,若干深层矛盾依然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明显的障碍或制约,其中有些矛盾不过是传统体制基本矛盾的延续或进一步显现,有些

是因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社会利益分化和调节机制不足而产生的。高尚全指出,这些矛盾的存在并不能构成否定改革成就和道路选择的依据,但却足以说明中国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高尚全认为,现在改革的动力在减弱。原因在于不像过去改革是大家都受益,现在改革改到垄断部门,垄断部门当然动力不足了。改革走到今天这一步,需要更高层次的改革协调机制和部门,以增强大家对改革的信心。改革新动力,来自于内外压力。如对于改革垄断部门,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这就必须要求加速推进改革,这就是动力。

  垄断不死 暴利不止

  《法制早报》日前评出了“2005年十大暴利行业”。它们依次是:能源、药品和医疗、中小学教育、殡葬、教材出版、高速公路、有线电视、房地产、网络游戏、美容整形。按照一般的经济规律,暴利只在新兴行业的发展初期存在。然而,在我们的十大暴利行业中,除了排在末位的两大暴利行业尚可算做是新兴行业的发展初期之外,其他八个暴利行业几乎是年年上榜!

  对此,盛大林在《中国保险报》刊文说,纵观前八大暴利行业,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与国与民关系重大。二,都是垄断行业或与垄断密切相关。关系重大、垄断与暴利,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正是因为关系重大,所以要垄断,而垄断就是为了获得暴利。其实,只要不是关乎国家安全等原因,政府就不应该垄断资源。因为只有市场竞争,才能为老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即使是有些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政府也不能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追逐暴利。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民争利是大忌。实际上,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能源、医药、教育、殡葬、教材出版、高速公路等行业,都在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但改革的进程极其缓慢。为什么?就是因为那些暴利的既得利益者,谁愿意让“外人”来抢“自己碗里的肉”呢?垄断不死,暴利难除。要想真正建立市场体制,政府就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

  公共产品必须公平优先

  《大连日报》刊登大连市委党校教授张道航的文章说,所谓“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所有成员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以及公共设施的总称。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平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要求实现社会总福利和人均总福利的最大化,要求政府必须按照社会公众的集体意愿提供公共产品,而不是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

  文章指出,公共产品的供给也不是完全不要效率,但是,这种对于效率的追求必须服从于公平优先的原则。如果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从其基本属性出发体现公平优先的原则,那就会扭曲公共产品的供给,出现比市场失效更加糟糕的“政府失效”。能否公平有效地向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包括基本保障在内的公共产品,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应当着力解决的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国家安全的政治底线。

  全民监督就是无监督

  魏文彪在《中国青年报》刊文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未来5年各级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下一步将是如何保证这笔资金如数落实到位的问题。财政部教科文司一位官员表示,财政部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对这部分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督当中。

  现在要求百姓“大力参与监督”的呼吁越来越多,一些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似乎就是“提请市民注意”。比如,现在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有关职能部门不是通过切实有效行动纯净市场,而只知在媒体上教市民以各种识别伪劣商品的办法。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选举产生了政府及其机构,任命官员、授予权力,因而,只要相关机构与官员各司其职,即便群众不愿操心,违规使用乃至私吞、瓜分专项经费现象也能杜绝。否则,只能表明有关机构与官员没有做到权为民所用,监管部门没有尽心履责。如果他们尽职尽责,就没有“劳驾”群众的必要。

  实际上,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主要体现在政府届满与官员任期结束时,对他们工作进行考核,并据此通过自己选举的代表与代议机构对官员们的前途作出决定。也只有能够完全行使自己的宪法权利,民众的福祉才能真正对政府官员形成压力,民众也才能从各种不必要的繁重“监督工作”中解脱出来,享受他们应当享有的“制度性清闲”。

  思想开放度决定文化兴衰

  章世鸿在《天津老年时报》刊文说,唐朝的诗歌题材广阔,接触社会面广,也敢于描写帝王生活内情,如最著名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含蓄地写唐明皇的风流韵事。不仅是白居易,当时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恋情故事及写安史之乱的文艺作品不少,朝廷对此也不加罪。另一方面,杜甫写的《兵车行》、《石壕吏》、《新婚别》则是暴露社会的阴暗面,政治色彩较浓,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唐代以后就少见,即使有人写,也要含蓄得多。唐诗讳避少,什么原因?我认为这说明唐朝前期中期处于封建社会高峰,经济文化都十分发达,同时社会又比较开放,正因为如此,人的思想受封建禁锢少些,才能出现像李白这样豪放的带有很浓的浪漫气质的诗人。这样的诗人只能在唐朝比较开放的环境中产生,以后就不再产生。为什么宋诗不如唐诗?他认为是唐朝诗人敢说的宋朝诗人就不敢说也。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思想的开放度,决定文化事业的兴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