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爱心亭”兴衰启示录(记者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5: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程少华任胜利

  爱心亭──面积为1.8平方米的小商亭,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曾经让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数百个特困家庭感受到政府的温暖。然而,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无亭区”,爱心亭在铁西区销声匿迹,一个个特困家庭重又陷入迷茫之中。

  兴———当年铁西区有365个“爱心亭”

  1998年5月,沈阳市政府在市区街头设立救助型爱心亭,其中在铁西区无偿设立了365个,其业主从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特困人群中产生,亭子的主人在代办公用电话的同时,还可兼卖香烟、报刊等。铁西区工业企业云集,下岗职工非常多,爱心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难群体的再就业问题。

  家住南六西路的王凤君本来是沈阳汽车齿轮厂一名职工,1994年对她来说真是祸不单行:年初下岗,被硫酸意外毁容,狠心的丈夫离家出走……由于脸部严重烧伤,她很难找到工作,只得靠厂里每月给的102元钱,带着上学的女儿艰难度日。她患有心脏病、风湿病,女儿得了肺结核,需要一大笔医疗费。正愁日子没法过的时候,爱心亭给她的家庭带来转机。她早上6点起床打开商亭,晚上10点才关门。起初每月能挣几百元钱,后来效益好了,能挣到1000多元。她对记者说:“有了这笔收入,女儿读书,家庭开支,完全没问题。亭子无偿给了我,政府对我们残疾人想得真周到,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郝丽波原在沈阳市玻璃计器厂工作,家住在保工街,丈夫1990年在建筑工地上被倒下的吊车砸成六级伤残,女儿出生后只要一哭就抽搐,1997年丈夫又做了脑瘤手术,丈夫、女儿的医药费都是亲戚家东拼西凑的。成为爱心亭主人后,她如获至宝,决定让爱心亭24小时不关门,丈夫白天值班,自己晚上值班,连大年三十晚上也不例外。在亭子里卖烟、面包、矿泉水等,加上公用电话,每月能挣1000多元。郝丽波告诉记者:“很少有像我这么卖命干的。我们不关门,一是方便了顾客,二是能多挣点儿。爱心亭是我的命根子,我自己买过几次油漆,把亭子粉刷一新。”

  王凤君、郝丽波只是365名业主中的两个代表,他们用尽所有气力来经营,为的是能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对他们来说,爱心亭就是头顶的太阳。

  衰———“爱心亭”在铁西区销声匿迹

  2003年,为加大市容环境改造力度,区委、区政府拟将铁西区打造成“无亭区”。这一年的9月24日,铁西区发出《关于全面取缔各类商亭的通告》,指出:“铁西新区范围内所有的营业性商亭,包括违建商亭和市、区有关部门审批的占道商亭、‘爱心亭’、邮政报刊亭、各类市场内及居民小区内的商亭,均在取缔之列。”王凤君们怎么也不忍心离开这些维系着全家老小生命的爱心亭,可是,执法局开来大铲车,把爱心亭砸扁拖走了,王凤君们的生活重新陷入困难的漩涡。

  爱心亭拆除后,王凤君家的经济来源只有每月440元的低保金,其中300元寄给上学的女儿,140元用于自己花销,现在她基本上不敢进菜市场买菜。她在接受采访时戴着白色的口罩和眼罩,讲起这些时,露出的那只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如今,郝丽波一家没享受低保,仅靠丈夫单位给的320元钱维持生活,但这远远不够。她不得不偷着卖点烟,白天怕城管抓,只得从晚上9点卖到早上7点。去年7月19日晚,她在街头卖了一夜烟,20日白天去批发香烟,由于睡眠不足,路上发生车祸,肩胛骨被撞折。她患上了戊肝,连药都买不起。多年来,由于没有能力抚养,唯一的女儿一直寄住在外婆家。

  偷着出来卖点烟,是很多爱心亭业主不得已而采取的谋生手段。记者在沈辽西路见到了董艳凤,她一看见记者,以为是城管来了,吓得直哆嗦。她颤抖地说:“我们经营爱心亭,经过层层审批,该办的证都办了,该交的费都交了,咋说砸就砸了。这么大的铁西区,咋就容不下一个小小的亭子呢?”在齐贤街十一路,记者见到了正在守烟摊的崔丽娜。她流着眼泪对记者说:“我真的不想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只想要个亭子卖点儿烟。政府拆亭子时说给我另找个卖烟的地儿,可到现在也没兑现!”

  启示———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不能搞一刀切

  范丽娟、程贵红等很多爱心亭业主告诉记者,爱心亭拆除前,区领导接见爱心亭业主代表,当面承诺会妥善安置,让他们生活得比原来好。

  区委一位姓陈的负责人对记者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当年设置爱心亭的积极意义逐渐消失,取缔爱心亭后,政府为业主再就业做了大量工作,如今,99%的爱心亭业主是满意的。”事实果真如此吗?记者走街串巷,逐个采访了孙捷、熊建群等19位原爱心亭业主,他们很多都是夫妻双下岗、双残,至今尚未被安置工作,他们对拆除爱心亭、打造“无亭区”均表示强烈的不满。

  2004年4月,铁西区城管执法局出台取缔爱心亭补偿办法,视业主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1000元至3000元补助。业主们表示,只要有爱心亭,宁愿不要补助。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也不同意拆除爱心亭。一位市民说:“残疾人讨个生活不容易,爱心亭放在人行道上根本就不影响交通,我们也能就近买个烟打个电话啥的,老方便了。”

  铁西区提出“一年树形象,三年大变样”的设想,可以理解。然而,爱心亭业主自食其力的愿望更应该得到尊重。北京、上海、广州的大街小巷摆有各种各样的书报亭、电话亭,沈阳市其它区的爱心亭也完好如初,其市容市貌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穿行在沈阳市和平区、皇姑区等区的街道上,不时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爱心亭。记者在和平区南八马路采访了一位爱心亭业主,他说:“咱没文化,又有病,一般的工作干不了,好在政府给个亭子,见天能挣个十块八块的,要不这日子咋整?”

  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不能为了城市的美观而忽略人的生存,更不能为了地方政府的政绩搞形式主义的一刀切。

  沈城天寒地冻,但愿王凤君们能够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7日第十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