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对症妇儿消费 安全专家开出法律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8:31 法制日报

   消费安全须从企业生产源头抓起

   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关键还在执法

   赋予大众监督权知情权和话语权

  本网记者 唐晓芳

  几天来,梦梦的妈妈一直为自己常给女儿买膨化食品而懊悔。这懊悔来自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最近组织的一次膨化食品专项教学实验。

  据报道,本来是一次常规的教学研究实验,却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为数不少的膨化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铝。

  实验人员把实验中得出的膨化食品铝残留量的结果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了比对,发现在这20个被测样品中,竟然有7个样品的铝残留量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规定。超标的产品包括了虾条、芝士条、龙卷果和豌豆脆等市场上主流的膨化食品。

  梦梦的妈妈担忧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她经常给孩子买的零食。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胡小松说,过量食用铝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同样面对铝超标的膨化食品,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少年儿童恰恰是膨化食品最忠实的消费群体。

  妇女儿童消费安全面临四个方面问题

  回首2005年的中国消费品市场,类似的事件并不鲜见:龙口市5岁男童食用果冻被噎死、嘉禾假绿色蔬菜、“黑心棉”、干洗行业消费争议等等,人们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聚焦到消费品安全问题上。不久前,一项对中国8个城市千名女性消费状况的调查显示:有98%的女性对消费安全有所担忧。

  据记者从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了解到,目前我国妇女、儿童的消费安全主要面临4个方面问题:食品安全已成为家庭消费中的第一忧虑,其次是化妆品、家庭装修和药品。妇女、儿童往往成为各种不安全商品的直接受害者。

  保障妇儿消费安全专家开出治本药方

  参加中国女性消费高层论坛的专家们对改变妇女儿童的消费安全状况提出了对策,开出了药方。

  他们认为,一方面堵住“黑”源头,查处那些从事不安全消费品生产销售的地下工厂和商店;一方面对已发许可证、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合法企业,从原料购进,到库存状况、原材料进出记录以及生产过程的投料情况进行查实,从而发现不安全因素的来龙去脉,掌控处罚的主动权;同时,要把法律规定落实到每个企业,加大执法力度。

  而执法效果好与不好又取决于执法队伍素质。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确保各项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健康的法律有效实施的关键。

  专家们建议,执法队伍建设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对现有执法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水平;第二步,实行消费安全执法人员专职化;第三步,在执法队伍整合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内设立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或办公室。

  专家们认为,消费品安全涉及广大国民,因而必须赋予大众监督权、知情权和话语权,扩大公众参与。对政府监督的内容是其执法的及时性、有效性与公正性;对企业的监督是它生产经营是否违法违规、查处后是否改过等。媒体是公众监督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对不安全产品的调查曝光,使之成为过街老鼠;发挥媒体在构建安全消费体系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责任编辑 郑剑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