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学”成2005年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08:42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讯由《学术月刊》和《文汇读书周报》联手承办的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如何和平发展、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儒家文化及“国学”热的利与弊、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取向与模式等热门话题都有上榜。透过结果我们发现,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正在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本次评选以社会关心学术,学术走向社会,推动学术创新为指导思想。评选范围包括2005年全国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向全国各学科专家代表发出侯选题推荐表基础上,采取各科专家初选、评委会复选、综合专家组审定等评选方法而产生。

  "2005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揭晓

  承办单位:《学术月刊》编辑部、《文汇读书周报》编辑部

  〔全文发表于《学术月刊》2006年1月号第5—7页和《文汇读书周报》1/20日5版〕

  热点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

  入选理由:从2004年开始的“中国是否正进入新的重化工业阶段”的讨论在2005年度达到高潮。许多学术论坛及各类媒体不断有学者对此发表不同意见,特别是随着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樊纲等一批经济学家参与其中,使这场争论和讨论为学术界、理论界和国家政府机构所瞩目。赞同者认为,大国的发展不能绕开重化工的道路,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借鉴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的时候,小国可以跳过重化工发展阶段直接以发展新兴技术为主,但是大国必须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工业基础;当然,重化工的阶段虽然不可逾越,但技术的跳跃性发展仍可实现。反对者则认为,中国工业化已经进行了半个世纪,但时至今日,不仅存在效率低和国际竞争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而且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长远问题;原来那种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结果轻代价、重生产轻环保的旧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问题的讨论,绝非是一个抽象的学术争论,而是涉及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抉择的战略性问题,也直接关系中国进入“十一五”规划新时期后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改革开放政策定位的重大战略方向问题。

  热点二: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循环经济

  入选理由: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实现形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由于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本质是技术范式的革命,因而学者们在热烈的讨论中着重指出,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存在五大错误认识:一是对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认识不足;二是狭义的理解循环经济,没有意识到它是一种追求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的经济发展模式,仅把它看做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三是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不符合国情;四是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五是认为发展循环经济只有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不能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当然,法制建设不足,导致政府、企业、公民的环境权责不清,是中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制度障碍。所以,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社会观念转变,推动公众参与性的提高;国家在编制经济规划时,应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指导原则,指导编制各类规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合理化;必须使循环经济系统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具备抗冲击能力;有效途径是鼓励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热点三:怎样看待“主流”与“非主流”经济学

  入选理由:2005年7月,经济学家刘国光发表长篇谈话,主要观点是,第一,在当前中国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主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则被削弱和边缘化了;第二,经济学界,包括部分高校的经济学系和经济研究机构的领导权被主张私有化的人所掌控,使得私有化成为学术主流,并影响到实际工作中。他的这篇谈话在学术界引发争论。支持者认为,这篇谈话对经济学界拨乱反正、反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保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某些“主流经济学家”极力主张的市场化、民营化和企业改制,带来了大量权力寻租和盗窃公共财产行为,破坏了全民教育和卫生体系,是产生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的根源。反对者认为,当前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的严重不足,真正的焦点在于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推进政府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才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而有人借所谓的批判新自由主义即所谓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国际化来否定改革,认为中国的改革是按照新自由主义设计的,因此才在改革中出现了这么多矛盾和问题是错误的;应该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不能用“主义”扣帽子,不能因为批判新自由主义而否定改革。目前,争论还在继续。

  热点四:马克思哲学中的现代性思想

  入选理由:随着近年来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日益凸现当代视域中的问题意识,马克思哲学中有关现代性思想的研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指出,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包含现代性的“发生学”、“病理学”和“未来学”,他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正是对现代性问题辩证的历史扬弃。学者们分析了马克思对现代性持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辩证立场和反思的批判态度,认为马克思既是现代性的继承者,又是现代性的反叛者和重建者。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待现代性的简单态度相比,马克思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价值态度比较辩证,既不是简单的折中,更不是任何一种抽象的极端统摄。学者们对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也作了较为充分的阐发,强调现代性是真正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相适应的本源性的理论视域,也是今天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和人类生活的现实结合点之一,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纵深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靠的途径;应当超越经院哲学对马克思学说的解读方式,转而从现代性问题出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语境中打开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

  热点五:儒家文化及“国学”热的利与弊

  入选理由:2005年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宣布成立国学院;6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中心宣告成立;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6周年纪念日,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12月17—18日,广东省从化市召开了“首届全国儒教学术会议”;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开始主动向海外推广汉语教学和开展文化交流,宣布将在世界各地建100所孔子学院。所有这些活动,都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强烈关注,引发了如何重新评价儒教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现代中国的地位及作用、当代中国是否需要“重振国学”、“重振国学”是要接续文脉还是复辟返古等问题的争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和谈话,对上述问题各抒己见。目前,各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如何看待“国学”及儒家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这也关系“国学”需要不需要“重振”的问题;二是“国学”是否包括近代以来在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中国学术?这也是“国学”如何准确定义的问题。

  热点六:关于非政府组织(NGO)的研究

  入选理由: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发展起来的非政府组织(NGO),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05年,关注的重点已经从西学东译和一般的概念、分类等理论研究转向了对非政府组织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学术界在下述问题上达成一致:就其能够和应当发挥的作用而言,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相比,与正在兴起和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相比,与改革开放中社会变迁所带来的需求相比,中国非政府组织在规模、人才及资源获取、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良和后天失调的问题,没有表现出营利组织那样的蓬勃生机。导致这些问题的先天性因素主要是所有者缺位或监督主体缺位、服务的间接性、市场缺位即外部监督机制薄弱,后天性因素则主要是法规不健全、行政干预过多、家长制式管理、缺乏外部多方面的社会监督等。因此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税收优惠幅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行业自律和公信度,完善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中的法团主义,进一步完善非政府组织的工资、人事、社会保障政策。

  热点七:大学制度变革的价值取向与模式选择

  入选理由:中国大学的合并、扩招和“圈地”带来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发展效率与教育公平关系的重新审视。2005年,学术界的目光集中在了大学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问题,论域涉及高等学校人事、财政、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及其法治化问题。例如,在大学制度变革的立意上,是移植西方及亚洲新兴国家成功的改革模式,还是立足于本土实际进行原创性改革;在变革的价值取向上,是追求大学运行的行政效率,还是致力于保障充分的学术自由;在变革的模式选择上,是坚持政府主导,还是鼓励学校自主运行,拟或采取多主体参与下的利益调整与权变策略;在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变革上,是以增量创新为先导,还是以存量调整为突破,拟或在历时性上有不同的侧重,等等。许多论者指出,面对全球化教育发展的压力、国内高校发展规模的扩张以及非完全性市场化运作等挑战性因素,中国高校要想成功地整合教育资源、保持有序和高效的自主运行,必须走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如果不从根本上革除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性弊端,国有企业的昨天就是公办高校的明天;不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并以制度创新作为保证,中国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就难以真正实现。

  热点八:中国如何“和平发展”

  入选理由: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一直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完整阐述“和平发展”思想,标志着“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如何和平发展问题研究的新高潮;尤其随着2005年世界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汇率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和平发展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目前学术界探讨的论题主要有四:一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在于中国有自己巨大的资源内需和市场,中国经济正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等。二是中国选择“和平发展”的必然性。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能源、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这三大瓶颈,必然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超越“冷战”思维,建立和谐社会。三是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关系。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压力,但更带来机遇。中国的发展将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并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挑战。包括能否实现地区、国家间的协调发展,能否实现中美战略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真正理顺中日关系,稳定台海局势等。

  热点九:城市化与文化研究转型

  入选理由:近几年来,快速进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对当代人文学术、特别是对从传统文艺学及美学学科中发展而来的“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直接开拓出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新学术方向。一是与城市化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相呼应,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的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研究,以“生态人文主义”为中心,使“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西方生态批评与环境美学”、“东方生态智慧与生态文化”、“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等成为2005年度的热门话题。二是以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已初步形成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的江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开拓出“江南美学与文化”、“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等具有重要学术创新的研究空间,其话题涉及“江南诗性文化”、“江南美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区域文化发展”、“当代江南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态”等,为中国美学、中国文化研究的本土化建设与现代化阐释提供了新的学术理路。三是一些具有当代特色的城市(都市)文化现象成为众多人文学者竞相追踪与讨论的热点,如影视中的“韩流”、大众文化中的“超女”、网络上的“芙蓉姐姐”等,尽管它们本身主要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但人文学者的讨论却几乎涵盖了其所能涉及的所有重要层面。

  热点十:抗日战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入选理由: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不仅各级政府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学术界也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并出版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文章和专著。除了在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和终点、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等方面达成共识外,还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既充分肯定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展的全民抗战,也充分肯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二是既充分肯定中国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日本军队所发挥的作用,把正面战场的各次重大战役视为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武装开辟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主战场的重大历史功绩;三是既看到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更充分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四是既充分肯定各个阶级、阶层、政党、团体和海外华侨华人为抗战作出的巨大努力,更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五是既大力弘扬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丰富发展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注意防止助长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六是既坚决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又指出了广大日本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促进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