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环球时报》改日报谈起:报纸的冬天没有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7日16:27 人民网

  2005年,有人说中国报业进入“寒冬”:一方面,多家报纸广告收入下滑;另一方面,网络广告收入上涨明显;此外,更有“报纸消亡说”远涉重洋而来。在这种情况下,《环球时报》宣布2006年起改日报,被视为“逆势而上”。但从市场反应看,此举是顺应了读者的需求:《环球时报》2006年订户比2005年同期增长55.3%;零售量也有上升。报业的“寒冬”和报纸的热销形成反差。怎么解释这一现象?笔者访问了一些相关人士。

  中国报业方兴未艾

  李良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报业不是走向衰退,而是方兴未艾。现在有人对报业很悲观,说美国、欧洲的报纸发行量下降了,这不假,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参考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印度,15年来报业都在高歌猛进地发展。至于说报纸要被别的媒介形式取代,我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讲,世界上有飞机,有火车,有轮船,有汽车,但运载人最基本的工具是两条腿。上世纪30年代,广播兴起,有人说报纸要完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大发展,又说广播不行了;在中国,1998、1999年,多媒体神话盛极一时,多少人说报纸要走向灭亡。现在,报纸灭亡了吗?广播灭亡了吗?一种传播形式,只有当它的优势被其他传播形式全面覆盖,才会被取代,如电报,就失去了存在价值。而报纸的优势现在仍然很突出,它价格便宜,携带方便,阅读灵活,可以停下来思考,也可以看了一半去办事,没有工具可以完全取代它。而且,我认为现在最有质量的新闻、最有质量的评论是在报纸上。当然,中国报业近来有一些不乐观的数字,可以说是暂时下挫,这同时也是比较好的结构调整时期。中国报纸太多了,调整是必要的。

  我注意到《环球时报》改为日报。中国真是很需要这样一份国际新闻日报。中国经济跟世界联系太紧密了。去年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薄熙来部长讲,纺织业涉及到中国直接就业的人口大概1900万人。这还只是一个行业,多少行业跟国外有关联啊。像《环球时报》这样,用中国人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很多人读它不是看热闹,是要拿来讨论,作为决策依据的。办报的人该牢记这一点。

  给报纸写稿更冷静

  刘江永(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我作为访谈嘉宾上过电视,也给报纸写文章,网上还有我的专栏。这三种渠道互相补充。报纸充实网络的内容,网络也能扩大报纸的影响。要说网络严重冲击报纸,可以看看日本的情况,它的互联网普及程度比中国高,同时又有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至于电视访谈,对嘉宾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很高,直播节目尤其如此。给报纸写文章,我觉得更从容些。

  作为读者,我只看几份权威报纸。重要的文章会剪下来。我认识的权威研究单位里的专业人员,也多有做剪报的习惯。《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的文章,是必剪的。

  办报纸关键是扎扎实实

  戎秋慧(河北省报刊发行局副局长):邮发的报纸有几千种,特别受欢迎的也就是那么几家。靠拼拼凑凑,糊弄不了人;把办报理念喊得很漂亮,人家一翻报纸,找不出东西来,这也不会长久。我接触过很多报刊的负责人,知道要办出一份好东西不容易——得把文章精选了再精选,挑最好的印出来。这样才能培养忠实读者。现在各种媒介那么发达,人们面临信息轰炸,时不时想逃避一下。所以有人把手机一关,去打高尔夫球,但他可能随身带着最爱看的报纸。可见,不管报业是不是冬天,办报的关键都是扎扎实实地吸引忠实读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