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社会成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05:50 大众网-大众日报

  

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社会成员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假说认为,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长期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均的变动,沿着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轨迹进行。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状况基本居于倒U形曲线的顶点位置,20%最富人口和20%最穷人口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基尼系数偏高。

  业内人士认为,“十一五”期间,山东正处于这样一个历史坐标上。

  也正因如此,“穷人经济学”成为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重要理念之一。从规划纲要(草案)看,比起以往的五年计划,未来五年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将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等问题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对收入差距的高度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最近根据其第三次全国住户抽样调查的数据得出结论:1995年至2002年期间,中国个人财产分布的基尼系数从0.4上升到0.55,上升幅度高达近40%。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陆的基尼系数是0.53或0.54左右。而基尼系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0.4。

  具体而言,低收入群体主要为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我省著名农村问题专家高焕喜的调查证明,当前我省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达5倍以上,如目前我省中学生的教育投入比例,城乡对比为6:1,社会保障更高达22:1,其差距之大到了不能不正视的地步。在城市,我省已有高达1500多万的进城农民工。据有关资料,“十一五”期间,每年会出现50万人的就业缺口,平均每年产生6万多人的城市贫困群体。

  这种局面,决定了规划纲要(草案)在定位“十一五”为“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竞争期”时,将浓重的笔墨放在了应对贫富差距上:“‘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进入新的人口增长高峰期,促进充分就业、提高人均占有水平的难度加大。‘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以政策取向扭转社会失衡

  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对于维持社会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的五年从政策取向上,更注重扭转社会失衡,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从规划纲要(草案)看,“十一五”期间,我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财政支出结构,将大量投入放在建立对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和保护体系上,让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的社会成员。

  比如卫生,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明年我省各级政府补助由目前的年人均10元提高到30元,要求市县两级政府的补助东部不少于20元,中部地区不少于15元,西部地区不少于6元做好资金预算的准备。

  再比如教育,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育和寄宿生活补助。

  社会保障方面,“十一五”期间争取基本实现城镇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起同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宏伟目标: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扩大到全部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并逐步提高标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要扩大范围,逐步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并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向省级统筹过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失业保险要建立个人缴费记录和预警制度,全面实行市级统筹;医疗保险要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办法,积极探索职工家属和子女医疗保障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0年适龄农民养老保险率达到70%以上。

  专家认为,在这样一系列的硬指标下,“十一五”政府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这些领域,而且增长幅度还会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样就有望在5年之内,打好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基础,并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这意味着,我省的“十一五”将以完成建立初级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社会公正影响经济拉动力

  经济增长收益分享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至关重要,但意义却绝不仅仅如此。

  省社科院张卫国、高焕喜共同的结论是,实现社会公平不仅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也是为解决长久积累下来的经济问题。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公正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拉动力。一般情况而言,经济的拉动力包括出口拉动力、投资拉动力和内需拉动力,其中,内需拉动力的作用要远远高于前两者。现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内需不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低收入阶层购买力不足,市场活力不够,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政府意识到必须转向以内需为动力的发展模式,而扩大内需的根本就是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贫困群体的收入。

  同时,一个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激活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即期消费极为重要。生活在一个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总是忧心忡忡的社会中,多数居民不可能放心消费。从这个角度上,就很容易理解规划纲要(草案)中这样的表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改革的步伐,确保改革的公平性,提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方面改革的透明度,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规范教育收费,激活教育需求;加快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医疗服务需求;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城乡消费结构有机接续,提高消费的拉动能力。”“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促进投资型经济逐步向消费型经济转变,为经济良性循环和长期平衡较快发展奠定基础。”

  ■资料

  “穷人的经济学”

  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穷人的经济学”是一个关乎社会发展公平与和谐的问题,对传统经济学以增长方式带动效率提升的“富人理论”是一种挑战。

  舒尔茨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由于他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研究,深入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应特别考虑的问题,与另一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同时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加纳,舒尔茨目睹了过多移民涌入城市产生的后果;在印度,他看到数以亿计的人民所赖以为生的土地,根本无法生产足以维持高生活水准的产出。由此,他开始了经济发展计划学的全新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