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考志愿应早打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07:00 辽沈晚报

  一些家长认为,研究如何填报志愿只是高三考生和家长的事情。对于家长的想法,有关专家提醒大家,填报志愿并不只是高三家长和学生的事情,高二、甚至高一的家长要早做准备,极大限度地挖掘考生的特长、培养特长、利用特长,为考生赢得取胜高考的机会。

  为此,本刊从今日起将陆续推出“高考志愿早打算”专栏,欢迎家长、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观点可随时以来信、电邮的方式联系我们。

  邮编:110014。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中山路339号辽沈晚报生活专刊部教育专刊收。E-mail:lsczrx@163.com。

  日前,高考志愿网主编李淑红在北方图书城进行了以《高考志愿如何报》为题的讲座,回答家长们的提问,帮助众多考生和家长提早了解更多高考报考的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抉择。

  “家长要尽量多地了解招生院校的情况。高等院校有上千所,在本地招生的院校一般也有几百所。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尽量对学校进行了解。”孙淑红说,家长要比较详细地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校风学风、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率、往年录取分数线等情况。

  院校录取也有大、小年

  在场的很多家长一直研究往年的高考信息,并直接套用这些信息指导填报志愿。对此李淑红指出,每年的高考情况都不一样,绝对不能简单地套用往年的信息,特别是今年辽宁高考又分文理科,在参考往年资料时就更要深入地分析了。

  孙淑红向家长介绍了一个规律——院校录取大小年规律。“高考结束之后,根据考生估分情况,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分析出报考倾向,从而分析院校录取的大、小年。”她说,例如北京化工、北理、交大这3所院校2005年恰逢小年。因为2005年辽宁考分普遍下降,当时许多家长和考生心情都比较低落,感觉没有底,只想自己考的分不高,没有纵观全局,以至他们不敢往热点地区填报。如果依照这部分人的心理,判断2005年北京、上海地区将出现招生小年,指导考生分别往北京、上海等地填报,结果就会非常好。

  根据“应该”而不是“理想”填志愿

  家长董辉:“我的儿子学习不错,但非‘人大’不去。他平时要比别人多做几千甚至几万道题,对他来说,考入‘人大’是个美好愿望,必须实现。他说如果今年考不上就复读。孩子这样的观点对不对呢?”

  孙淑红:孩子有自己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他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培养了坚定的意志和品格,这是人生的一种收获。不过未来的路很长,不一定非得毕其功于一役。“多年的经验,大多数复读生的成绩并不理想。所以,我们告诫这部分考生要慎重选择复读。一旦他们选择了复读,社会也应该理解他们。”孙淑红在指导填报院校和专业的时候强调了“应该”两个字,她说,要根据实战和技术,而不是理想、爱好的概念来选择。因为我们的高考并不是根据爱好、特长按需分配,差一分都不行。

  选院校掌握地域原则

  家长陈言:“孩子在选择西安和南京院校时不知道该怎样取舍,在地域选择院校方面应该掌握什么原则?”

  孙淑红:地域原则很重要。可以客观比较一下这两座城市,从历史上来说,西安与南京都是古都,但西安的年代比较久远,公元907年以后就再没有作为国都;南京则属后起之秀,是六朝古都;从教育上比较,两座城市都很发达,西安进入百强的院校有6所,而南京则有8所;从气候上比较,南京偏热;从方言上比较,西安更接近北方;从经济上比较,南京更发达,又离上海很近,坐磁悬浮列车仅有1小时。如果想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就报考南京的院校,如果想上气候比较凉爽的城市,那就报考西安的院校,防止“橘生淮北则为枳”。考生选择院校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并考虑院校所在城市的地理、气候、人文、方言,包括经济发展情况等。

  选择院校时还要考虑到院校所在地招生批次、录取分数段,有哪些硕士点、博士点、特色专业、院校的历史、院校在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的位置,是否是“985工程”院校、“211百强工程”院校,以及院校未来的发展前景等。

  慎重选择新专业

  家长王力:“2005年很多新专业招生,可是后来亲戚朋友反映许多院校的专业名称名不副实,有的院校将数学专业冠以信息与计算科学,哲学冠以应用哲学和领导宏观决策,地理学冠以地理环境管理与沿江经济开发等。这样花哨的专业名词让我们无所适从。能不能推荐一下专业?”

  孙淑红:许多专业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家长要注意,开设新的专业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几名资深的学科带头人;二是多名骨干教师、强大的教师队伍;三是在多年研究基础上积累的相当系统的专业教材,和具有相应的实验设备,理工科尤为重要;四是适应社会需求适销对路的专业。

  本报记者 关雪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