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引进人才莫一味攀“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0:07 红网

  1月16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市人事局副局长张祖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将出台新的人才引进政策,消除体制和机制的限制,解决在人才引进上的惟学历、惟职称、惟资历、惟身份问题,更加注重引进人才的人品、工作经历和实际能力,做到“四不惟”。(1月17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各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可谓筑巢引凤,各显神通。何谓人才?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好像还没有统一的固定的衡量尺度。现代社会让人觉得遍地是人才,又好像遍地都找不到人才。北大才子陆步轩卖肉、武小峰穿糖葫芦,只有初中文化的许振超却管理14亿资产的青岛港;火箭工程师陈星羽擦皮鞋,仪表厂技工李斌却被上海师大聘为教授,这些活生生的事实,不得不让人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人才,另一方面人才进不了用人单位。惟有一点可以肯定,能胜任岗位需要,能干出不乏业绩,德才兼备,就是人才。但问题是,许多这样的人才因为没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高身份,往往又被用人单位、甚至被一座城市拒之门外;就是一些带“高”字的人才,由于专业不对口,常常也会遭遇免谈、免见的尴尬。在如今大学毕业生货源充足的情况下,各地在人才引进上,越来越重视引进带“高”字的人才,舍此,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可能甭想去想去的城市、想去的单位、想去的岗位工作。

  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就是在人才引进上越来越呈现攀“高”的趋势。以为只要引进了“高”人才就是好。也不管这些“高”人才是否货真价实,是否能胜任岗位职责需要。前不久,笔者就听说有一个单位,一位“高”人才进来几年后,不思进取,吊儿郎当,工作平平,业绩淡淡,并没有比其他非高人才有什么“高明”之处,枉有满腹经纶。然而单位领导还乐此不疲,竟说什么“高”人才养也得养着。不知何故?笔者揣摩,大概是出于“装点门面”的需要。君不见,时下有许多领导在谈到单位人才工作时,总是眉飞色舞地说单位引进了多少博士、多少硕士、多少高工,但很少谈及这些“高”人才给单位带来多少变化、多少效益。引进“高”人才,就意味着要付出高成本。是不是“高”人才就一定能创造高效益,大概未必。另一方面,许多单位还存在“大”才“小”用的现象,付出了高成本,却没有真正发挥好“高”人才应有的作用。

  北京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历来在引进人才方面“门槛”就相当高。长期以来的“四惟”人才引进机制便是很好的说明。如今,北京要放下“架子”,降低人才引进的门槛,而把人才的人品、工作经历和实际能力作为人才引进的标准,依笔者说,倒是抓住了人才引进的核心,值得称道。应该说,有“才”还得有“德”,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此举不是北京首创,这方面许多民营企业走在了我们政府的前头,他们更注重算人才引进的投入成本与人才引进后产生的效益这笔经济账,就是说更注重“按需”引进人才,不再盲目“攀高”了。

  行文至此,并不是说“高”人才不能引进,也不是说所有“高”人才就不是人才,关键要看引进的人才对一个单位、一个城市来说是不是真正的人才,用人机制是不是能够真正让这些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否则,一味攀“高”,对一个单位,甚至对于一个城市,人才不能尽其“才”,不仅增加了人才使用成本,而且有就业歧视的嫌疑。因此,一味攀“高”引进人才的现象,当止!

  (稿源:红网)

  (作者:卢玉春)

  (编辑:实习生:万晓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