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5:1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编者按:新年伊始,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大会的主题,也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如何贯彻大会精神?创新型国家建设着力点在哪里?创新型国家究竟是什么样?带

着这些问题,在大会闭幕后,我们专门邀请了部分专家学者为本报撰文。从他们各自的视角,我们可以领略到创新型国家更为清晰的蓝图。

  “建设创新型国家”虽然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但绝不只是科技界的事。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希望“建设创新型国家”早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合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白春礼

  ●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加强原始创新方面,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

  创新型国家至少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是都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第二是综合竞争能力强。第三是衡量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高,其中包括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登记的发明专利数量、合格工程师、科学家的数量等等指标。第四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占到70%以上。第五是对外技术的依存度低。第六是创新型国家的研发投入一般占到GDP的2%以上。

  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就是原始性的科技创新,它是基础和源头。第二就是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把很多技术创新集成在一起,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第三就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在加强原始创新方面,科技人员一定要增强自信心,不能总看国外做了什么,人家没有做我们就不敢做。同时要有一个正确的创新价值观,能够瞄准国家的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确定科技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创新为民。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要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就意味着企业应该是研发投入的主体、研发活动的主体,也是产业化的主体。

  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应该加快科技体制的改革,尤其是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还要加强国家科研机构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还要加强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这几个方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协调配合。第二,国家从财政上要更加重视对于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投入。第三,在能源、资源、环境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第四,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仅是我们对外遵守国际规则的需要,更重要的也是保护我们自主创新的需要,没有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削弱。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

  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纪宝成

  ●在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阔的世界眼光,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在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阔的世界眼光,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因此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科技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且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价值引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哲学社会科学不仅能够使科技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确立科技攻关的方向和重点,坚持科技发展的正确导向,而且能够为科技创新培育必不可少的科学精神和崇高道德,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充满生机的运行体制。

  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其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必须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革故鼎新,必须紧密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创新。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这支队伍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瞄准学术发展前沿,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放眼世界,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具有严谨学风和协作精神。要注重学术积累,厚积薄发,多出精品、出传世之作。只有在学术功底扎实、占有资料翔实、生活感受充实的基础上勤于思考,才能达到理论的高度,取得创新的成果。要善于与人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在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完善创新制度和机制,尊重探索、鼓励探索,奖励成功的探索,宽容失败的探索,坚决摒弃妨碍科学探索、束缚学术创新的观念和做法,把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要求落到实处,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评价机制,真正做到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尊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科技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超前部署基础研究

  陈宜瑜

  ●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是持续自主创新的保障。离开了雄厚的基础研究储备,自主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于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础研究具有“引领未来”的巨大作用,已经为近现代文明史充分证明。基础研究是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源头,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先进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不仅如此,基础研究还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把自主创新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那么,三个层次的创新过程都必然包含对各类科学技术中基础性、前瞻性科学问题的研究。基础研究以开拓知识的疆域为使命,对原始创新责无旁贷。集成创新需要多学科领域综合交叉研究与系统集成,符合基础研究呈现群体突破态势、需要团队攻关的时代特点。一个国家能否有效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也与本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密切相关。因此,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基础研究,是持续自主创新的保障。离开了雄厚的基础研究储备,自主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加强基础研究是创新型国家制定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21世纪以来,以科技创新为基本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的创新型国家,在筹划科技发展中,均对基础研究作出超前部署。

  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是创新型国家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还存在较大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研究高度重视,不久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基础研究给予了充分关注。随着纲要的全面实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研究投入的持续增长,创新环境的日益改善,我国基础研究应当也完全有可能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筹划未来发展,繁荣基础研究,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次能力的均衡发展与同步提高,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基金工作要贯穿如下思路。一是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克服将基础研究视同基础学科研究的误区,着力支持科学前沿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双力驱动”的基础研究;克服将自由探索视为自由选题的误区,对两种动力的研究,都必须依靠科学家自由探索,这是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二是积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深刻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全面学科布局,继续发展完备的学科体系。在提高整体水平的基础上,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要,促进重点领域突破和跨越发展。三是着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坚持尊重科学、鼓励探索、平等宽容、激励创新、公正透明、民主和谐的价值取向,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

  我们要按照“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科学基金工作,繁荣我国科学事业,为全面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大力发展创新文化

  刘经南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是关键。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优秀的文化环境是自主创新、体制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创新文化是关键。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优秀的文化环境是自主创新、体制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建设创新文化,首先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虽然比以往更加注重科学教育,但是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形式,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的。比如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做的习题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而不是引导他们多方位、多视角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事实上,很多问题都不是只有惟一的结论。这种思维方式约束了青少年的开放式思维,扼杀了他们独立思维的精神。

  要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必须从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教育制度上,建立起培育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大环境。从小接受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熏陶,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与气质,与接受传统方式的教育会大不一样,他不仅能够自强,更具有自信,能够开拓创新。

  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还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要从制度和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崇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进一步激发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

  大学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力军,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大学应该将教学实践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直接参与和推进国家的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强大的智力储备。

  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大学的创新文化,营造一种有利于出创新成果、出创新人才的文化。要培养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大学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创新作用。目前,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浮躁的风气,大学对此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能在这种比较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构筑起自己的“防火墙”,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营造自己的一方净土。浮躁的氛围与创新文化的氛围无疑是背道而驰的,急功近利的学术追求,已经导致了大学中违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

  大学要崇尚探索精神和求实精神,要以敏锐的时代眼光,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领悟时代发展对人才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要求,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水平的人才,并把自己的研究与国家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以研究成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作者为武汉大学校长)

  ●新闻链接

  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九大挑战

  ●挑战一:1.5%目标迄今未实现,科技投入能否大幅增长

  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到2004年为1.23%,但与我国有关法规规定的1.5%还有差距。

  ●挑战二: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产业发展何时不再受制于人

  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

  ●挑战三:自主产品“叫好不叫座”,政策能否营造一片天空

  “国外的再贵也要用,国产的再好也不用”,许多自主创新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步履艰难。自主产品缺乏政策环境支持,成为阻碍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的一个重大问题。

  ●挑战四: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谁来承担创新重任

  虽然我国人才总体规模已近6000万,但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科学家更是凤毛麟角。

  ●挑战五:管理评价体系简单僵化,创新指标能否成为科研指挥棒

  长期以来,许多单位以论文数量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导致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数量,花大量时间跑课题、要经费、写总结。论文质量却无法让人乐观。

  ●挑战六:浮躁之风挥之不去,创新文化能否觅得一方净土

  目前,功利化、工具化的科技观还较为严重,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尚未成为普遍风尚。“官本位”等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科研成为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传统教育体制和方法也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

  ●挑战七: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能否成为创新主体

  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企业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

  ●挑战八:资源分散重复、忽视绩效,创新精神能否觅得培育空间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仍然存在着薄弱和分散等突出问题,成为科技、经济发展中的瓶颈。

  ●挑战九: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瓶颈,关键技术能否提供支撑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战略需求,科技能否提供坚实支撑?在众多科技领域中,应怎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新的“两弹一星”离我们有多远?

  (据新华社)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19日第十四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