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在中国西部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6:31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急救通讯畅通无阻,急救运输全面更新,急救医疗装备先进。在新春到来之际,我市紧急医疗救援一举跨入西部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各相关部门、各友好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目前已如期顺利落成,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中心的落成典礼将于1月20日正式举行。届时,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据了解,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是根据国家“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在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120)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市急救指挥中心于1998年5月正式成立,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承担了全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日常社会急救医疗、重大灾害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调度及全市大型活动医疗安全保障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提高我市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完善我市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部、省、市政府的要求,我市在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这个功能齐备、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据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陈慈介绍,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救治体系建设,将中心建设项目确立为政府投资的国债项目,并确定为2005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4347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000万元,市政府配套2793万元。工程于2004年12月16日开工,2005年3月7日主体封顶,2005年7月29日竣工,2005年12月27日搬迁并投入试运行。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始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以确保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目标落实。

  据了解,新建的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由市卫生局直接领导,位于城南高新区,占地面积近20亩。新中心布局包括指挥调度、急救培训、应急救援三大部分。应急通讯系统拥有800兆数字无线集群调度系统、数字交换机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大屏显示和LED显示系统等先进的设施设备,可以与成都市应急联动中心实现影像数据共享,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中心按建设标准要求,还具有完善的培训功能,学术厅、教室、电教室及示教室等配置齐全,拥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急救培训设施、设备,具备开展对全市医务人员、特殊(重点)行业及公众进行培训的能力。车上载有先进救护设备的24台监护型救护车也已配备到位。新建的中心环境优美,建筑风格现代时尚,功能先进齐全,它的落成,必将极大地提高了成都市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作为成都市公共卫生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建成及其投入使用,将为蓉城人民提供有效的急救服务,在及时处置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成之际,陈慈主任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全体员工将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社会公益性,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实践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转变服务作风,加强管理和内涵建设,加快实现急救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急救管理和急救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为成都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建设和谐成都提供坚强、有力的卫生保障。

  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四大亮点看过来

  据了解,根据精兵高效的设置原则,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与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120)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但是,随着新的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市急救指挥中心)与其前身已不可同日而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和特点。

  院前急救功能比以前大大强化

  根据设计,该中心具有强大的通讯指挥平台,可进行急救指挥、调度、院前抢救和组织培训工作,伤员的院前急救功能将比以前大大强化。新的成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除可独立指挥、调度自己的27辆急救车和专门的急救医护人员外,还可调度现有的59家120网络医院。将来在航空、部队等单位的协作与配合下,院前转运还将建立空中紧急救援机制,并装备卫星定位系统。当病人需要急救时,紧急救援中心人员将及时赶到现场(城区内急救反应时间<15分钟),并担负起对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和送往就近医院途中监护等一系列工作。

  指挥调度平台更加现代化

  据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陈慈介绍,原来急救指挥中心的指挥调度平台仅有计算机辅助受理和语音调度功能,对各郊区县120中心只采用了有线电话或无线对讲等语音通讯形式,而新建的中心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和完善了下面的各种系统,全面提升了指挥调度系统的水平,并逐步实现城区与近郊座机、手机120呼救均接入中心指挥调度平台(一级平台),远郊8个县(市)建立二级指挥调度平台,从而实现120呼救受理的统一化、指挥调度的现代化和院前急救的现代化。

  系统更先进

  一、新的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广域网络系统,实现了中心与市应急联动中心、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各紧急救援分中心和各网络医院之间的联网,建立了电子信息快速通道。建立了8个远郊县(市)二级指挥平台,将救援中心的触角延伸至全市重点乡镇、旅游景区、交通要道卫生院。通过网络技术将救援中心、远郊(市)县、城区急救分站、近郊急救站、网络医院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提高了急救反应能力,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协调运作。

  二、建立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掌握急救车辆实时位置,有自动导航功能,有利于缩短急救时间,有利于加强车辆管理。

  三、健全网络信息系统:通过将GIS、GPS、无线数据通信系统(GPRS)等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于现场救援、医疗抢救与转运,实现救援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及同步指导,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抢救方法,将抢救工作整体前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四、构建新的指挥平台: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后,可为政府和专家提供通讯方式、信息服务、决策依据和分析预测手段,领导可在异地甚至任何空间通过通讯网络进行指挥。

  五、“120指挥中心”调度大厅建设:处警席位由原来的3座增至11座,每个席位由原来的双屏改为3屏,同时安装大屏幕监控系统,实现“120中心”对所需位置的监控。提供与成都市应急联动中心接口功能,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平战结合、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实现社会大急救的全新局面。

  六、即将完成的远郊8县(市)120急救调度信息二级计算机网络化平台,增加电脑接警、调度、管理功能,实现信息网络化,建立以语音通讯为基础、网络通讯为纽带的指挥调度分中心。市120指挥中心日常对其业务实施管理和指导,并随时了解二级平台的报警、调度、出车、处置等情况。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则由市政府、市卫生局接管其指挥权,由市120指挥中心进行全面调度。

  功能更完备

  据陈慈主任介绍,新的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主要职责任务有:一、承担全市日常急救医疗的指挥、调度工作。开展急危重病人的现场抢救、转运医院和途中监护工作。二、作为省会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紧急状态下,经省卫生厅授权,可指挥、协调全省医疗急救资源,组织参与全省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现场紧急救援。三、负责对远郊8个二级指挥平台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四、与公安(110)、消防(119)、交通事故(122)等全面联合,形成成都市社会应急联动系统。五、承担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工作,并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宣传。开展急救医学的科研及学术交流等。

  120当好人民的“守护神”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及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市卫生局及建设单位的艰苦努力,我市急救指挥中心于一九九八年六月八日正式建立,并开通了“120”急救医疗专用电话和无线集群调度,实现了“120”急救医疗向全社会公开运行的目标。“120”急救指挥中心运转7年多来,承担了全市日常社会急救医疗、重大灾害事故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调度及全市大型活动医疗安全保障工作,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守护神”。

  网络广:覆盖面积大

  “120”急救指挥中心设备安装就绪及人员到位后,于一九九八年六月八日进行了试运行,首批部、省、市、区级共29家医疗单位加入了医疗急救网络。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经市政府目标办检查后,向全社会公开运行。至今全市共有50多家部、省、市、县(区)级医疗卫生单位加入急救网络。随着今后的发展,急救网络医院将增至近百家,急救网络覆盖面积达一万多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一千多万。市区内各急救网络医院的急救半径均会小于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5-10分钟。

  反应快:呼救受理时间均在2分钟内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成立以来,运转情况良好,充分发挥了日常急救医疗管理及政府指令性任务的调度、协调、指挥作用。“120”急救专线电话开通至今,共受理呼救电话40多万次,救治病人20多万人次。目前日呼救电话数量呈上升趋势。每年增加幅度为35%左右。目前,“120”急救电话呼通率为100%,呼救受理时间均在2分钟内,几年来无重大调度纠纷事故发生。

  作用大:多处显身手

  在做好日常急救医疗工作的同时,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在元旦越野赛、黄金周假日旅游、2000年西部论坛、2002年中国科协年会、省第九届运动会、中医药科技大会等重大政治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中均圆满完成了预防突发性事件的指令性任务,并在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及大型交通事故的抢救中充分发挥了快速调度、指挥得力、伤员及时救治的作用,大大降低了伤残率和死亡率。

  该中心现配置有有线通讯系统、800兆模拟无线集群调度系统、录音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统计系统。目前成都市城区座机和手机拨打120呼救均进入中心处警,其余郊(市)县手机拨打120进入中心处警,座机拨打120进入当地设有120电话的医院处警。中心在电子地图界面上接受呼救,呼救电话接入后,立即显示主叫号码、主叫地址和单位名,系统自动推荐3家就近的网络医院,病人信息通过电脑输入,使调度人员快捷、准确调度急救医院到达现场急救。本版采写秦涛摄影陶志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