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人博 书生的那一点点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8:31 法制日报

  专访

  本网记者 张亦嵘

  王人博,山东莱西人,1958年生,1979年进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2002年调入中国政法大学任教。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论坛》主编,讲授的主

要课程有《中国宪政史》、《西方宪政文化》、《西方人权史》和《外国法制史》等。

  代表性学术著作有:《法治论》、《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

  采访是记者的工作;采访有时也能变成一种享受。与王人博教授的一席谈话,便是这样一种享受。

  初次接触王人博教授,最深的感触便是如沐春风,享受他谈笑间带给人的知识、快乐和没有芥蒂的真诚。不论是孩提时代的幼稚想法,还是学术研究的厚重理论,王教授的一番言谈,总能让你感到一种真诚的力量,让你感到他更像是位一见如故的友人。

  学者 寻求世界的真相

  年逾不惑的王人博教授本是胶东的乡下孩子。考进大学前,做过县里广播站的通信员,当过民办教师,还做过小说家的梦。像众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一样,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考入后来知名度很高的西南政法学院后,他的专业是法律;但他也爱历史、哲学和文学。

  1983年,他在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那个时代,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在变革,思想文化也在变革。王人博,当时年轻的学者,自然投身于变革的激流中。那会儿法学界曾出过一本挺“热闹”的书,名为《人治与法治问题讨论集》。王先生读了,发现讨论虽然热闹,但没从根本上说清人治、法治的问题。人治没有法治好,大家似乎达成了共识。可什么是法治?法治包括哪些要素?法治思想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需要深究的问题,他觉得还有没说清楚的地方,自己既然研究法治,就应当把法治问题弄清楚。

  于是,王人博和他的挚友程燎原开始着手研究法治问题,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写成一部《法治论》。时人评论:这部合著是迄今为止国内系统研究法治理论的开山之作。王人博教授说:“现在看起来,《法治论》只是表述了有关法治的基本常识,可我们这个社会最容易遗忘的就是常识,这本书几度再版,或许正是说明普及常识的重要吧!”

  1989年,《法治论》出版后,中国出现了“法治热”。可就在这股热潮中,王人博教授又把学术研究的兴趣转向了宪政理论。或许,作为法学学者,最难能可贵之处便在于具备前瞻性的眼光和善于把握时代方向的洞察力。王教授发现,中国人自近代以来,对法治、宪政的认识就与西方思想家不一样。从康有为、梁启超,经严复、孙中山,到陈独秀和胡适,他们讲宪政,强调的是“富强为体,宪政为用”。把宪政看成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伴生物,他们追求的是富强。对于这样一个异于西方原生态宪政的“中国现象”,王教授写出了《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一书。这部专著论述了西方舶来的宪政观念与中国文化的冲撞,以及因之而生成的具有“中国性”的宪政思想传统。通过进一步研究,王教授发现中国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社情民意与西方皆不一样,因此,不论是谈法治、还是谈宪政都应回到中国立场。这就是说,西方人不能替中国人思考,世界是西方和非西方交流的世界,而不是宰制与被宰制的世界。中国宪政思想与西方不一样,这是差异而不是差距。中国的法学家要回到中国的历史、场景和立场上来,中国的法学才能走向真正的自主和繁荣。

  王人博教授说:“作为学者,只能去认识世界,而不是改变世界。改变世界是政治家的事。政治家是行动者,他们的最高价值是成功;而学者最高的价值,在于寻求世界的真相。”

  主编 一切为了政法学术

  王人博教授还在西南政法大学供职时,就出任过《现代法学》(兼《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的主编。来到中国政法大学后,又“驾轻就熟”地承担起《政法论坛》的主编工作。他说:“作为主编,想得最多的,不是来坐位子,而是来做事。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最好的法科大学之一,《政法论坛》是政法大学主办的核心期刊,怎么推进中国法学研究的进步是我们的使命。”《政法论坛》的编辑工作正是围绕着这样的使命。

  做学术或者做社会科学,要耐得住寂寞。《政法论坛》面对的是小众,是学者(大学教师)和“潜在学者”(法学专业学生)。杂志的定位在于学术,在于提高学术的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发行量。王人博教授认为,中国法学知识生产的状况还不太让人满意,尤其是当前学术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学术期刊主要应做的不是创新,而是回到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学术立场。《政法论坛》的办刊宗旨始终是:一切为了中国的政法学术。

  2005年,《政法论坛》分四期连续刊发了邓正来先生的17万字长文《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可以说是中国学报史上第一次发表如此长篇的专论。为什么?王教授说:“因为中国法学知识的生产存在问题,这篇文章,对中国目前法学知识生产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中国法学是到了应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除了注重“大家”的“大作”,王教授在编辑部还提倡发现有潜力的学术新人。他说“小作者”的“大作品”也要发表,而且还要隆重推出。从去年起,王教授和编辑们又开始向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约稿,《政法论坛》的用稿原则是:只要学术上有潜质、有建树的稿件,不论作者的身份高低,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教师 用知识、睿智启迪学生

  学者、主编、教师这三种身份中,王人博教授最喜欢的还是教师。从十八岁开始作“教书匠”以来,他就一直很热爱这份职业。在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世界里,没有利害纷争,没有勾心斗角,活得单纯而又充满希望。因此,王老师总是喜欢和他的学生在一起。

  在学生面前,身为师长的王人博教授是如此随和、坦诚、豁达。只要学生有问题,他都会毫无保留地解答。如果是自己不能答复的,他宁可保持沉默,也不会随随便便应付学生。在他看来,教师比学生懂得多,那是因为教师的经历比学生丰富,对问题的看法自然更加深入,这些并不值得骄傲。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用你的知识、睿智和责任感启迪学生,让他知道你的知识源于智慧,而智慧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无论在西南政法大学还是在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都是深受学生爱戴和敬重的老师。因为他讲课、答疑或和学生相处,从没有教授的架子。讲台上,他不注重程式性的东西,一张卡片上的几个词汇也许就是他这堂课的要点或提纲。他说,自己备课是认真的,他注重的是讲课的内容,而非照本宣科的形式。

  学生们喜欢王老师,还因为这位受人尊重的学长,从不因他们提的问题幼稚而看不起他们。相反,王老师会站在旁边,用眼神鼓励学生慢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将心比心,尊重每一位同学,这是他最基本的生活态度,也是他作为教师最成功的一点。

  王人博的一个学生曾这样评价他:“听王先生的课,思想便如同脱僵的野马,纵横驰骋,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学生们不时心有灵犀,捧腹大笑。先生的字不是很漂亮,但是看起来总有一种意味,挥洒自如,笔随意走,总能让人从字体上读出一份力量,读出一种智慧,读出一种自信。”王人博自己评价眼下的自己,除了看点书、教点书、写点字外,还想点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如果人生还有所体味的话,那就是,到目前为止,自己写的所有文字未必较前20年所收获的地瓜和玉米更有价值。或许因为这一点,一看到男人留的长胡子,就想到地里长势挺猛的庄稼。

  (责任编辑:奚天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