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州市区乘地铁26分钟到机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9:22 南方日报

  白云机场路网衔接规划通过评审,12条高等级公路快速连通珠三角

  广州市区乘地铁26分钟到机场

  本报讯(记者/陈洁娜通讯员/交通宣)《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交通组织设计及路网衔接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昨天通过专家评审。据悉,到2030年白云机场周边将新建或

改建12条高等级公路,并打造至中山、肇庆、佛山、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的快速通道,与省内的高速路网打通,到2010年云浮市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只需1个多小时就可到白云机场。

  广州将成为亚洲重要航空枢纽

  作为我国三大航空港枢纽之一,白云机场2005年客运吞吐量已经达到2339.71万人次,同比增长15.09%,预计2010年旅客吞吐量将达3800万人次。随着联邦亚太转运中心落户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将成为亚洲重要的航空枢纽。

  目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西面分别有京广铁路、107国道和106国道,东侧紧邻105国道,新机场高速公路作为广州市北部的交通大动脉,可连通京珠、广深等高速公路。《规划》综合考虑了白云国际机场功能定位、交通区位特征、交通设施布局,对机场内部的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实现新机场客运与公路客运、轨道交通、机场快线、出租车、社会小型车的便捷换乘。

  新丰云浮2小时内可抵机场

  根据《规划》,广州已规划了白云国际机场至中山、肇庆、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快速通道,缩短机场至珠三角城市的时空距离。到2030年,在机场周边新建或改建12条高等级公路,借此连接省内现有的高速路网,使河源、韶关、梅州等地区到机场更为快捷。

  其中包括:2006年前建成机场高速北延线及街北高速公路;2007年建成东二环、西二环及街东高速一期;2008年建成北三环高速、广河高速公路,并建成东环场路,以解决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的疏运问题;2010年建成北三环西延线,2020年前将完成机场花都到莞城的高速公路。规划期内还将改造机场周边的省道118、县道267等。

  到2010年,云浮市与韶关市新丰县将由目前的2-3小时时空圈进入到1-2小时时空圈,从而扩大了机场的空间辐射区域,使广州白云机场的区域服务超过6000万人次的社会客流。

  新机场要建公路客运站

  根据《规划》,在轨道交通方面将有3号线连接新机场,3号线线向为”新机场-广州东站-番禺广场-广州新城-海鸥岛”,全长84.5公里,设立29个站。其中新机场-广州东站长31.1公里,设立11个站,预计2009年建成。届时,从市区的体育西站乘三号线(机场快线)到新机场只需26分钟。

  2010年新机场建成8051平方米公路客运站场,旅客出了到达厅,就可在门口搭上摆渡车,直达新客运站,转乘大巴到达珠三角各城市。

  2010年省内通往新机场的最佳通道

  清远:珠三角环形高速与广清高速接通,清远与新机场全程通高速。

  韶关及清远佛冈:将通过京珠高速与机场高速北延线的转换与新机场进行衔接。

  中山:未来广珠西线全线贯通,比目前105国道与新机场衔接缩短行程约15公里。

  肇庆:随着西二环的建成,可通过广肇高速-西二环高速-机场高速这一线路与新机场直接联系,行程缩短约17公里。

  韶关新丰县:街东高速、街北高速和机场高速北延线通车后与新机场衔接,缩短行程约21公里。

  深圳:未来沿江高速的修建,减轻广深高速压力的同时,也为广州新机场与深圳地区的衔接提供了优质的通道,行程缩短了约7公里。

  云浮:随着广梧高速和西二环高速的通车,该地区与广州新机场的路网衔接将十分便捷,比目前缩短行程约21公里。

  梅州、河源:未来随着广河高速与北三环的建成贯通,这两个地区可通过广河高速-北三环高速-机场高速直接衔接新机场,河源到新机场比目前缩短行程约28公里,梅州可缩短行程约24公里。

  机场有六种换乘工具35%客流由地铁运送

  随着地铁三号线的建成,机场客运换乘体系将有6种不同方式满足乘客需要。这六种方式分别为轨道、机场快线、城际客运、区域公交、出租车、小型客车。机场每日交通衔接需求量达到75965人次,大约35%的乘客由地铁疏运。

  2010年,机场将构筑以机场为核心的双环、五纵四横的高等级路网构架。

  内环(干线公路环)--机场高速公路北延段南段-S118中段-机场东环路。

  外环(高速路环)--机场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京珠高速公路-北二环高速公路。

  五纵--机场高速公路、国道106、国道105、京珠高速、广清高速。

  四横--北二环高速公路、S118、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北段、X27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