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09:31 贵州日报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摘要)

  金黔在线讯 《贵州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中说,200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实现。

  报告介绍,去年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5年预计全年生产总值19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左右,比预期目标快1.5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5亿元,增长8.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66.3亿元和182.4亿元,增幅达到23.5%和22.2%。

  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特色经济体系加快形成。一是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3%,特色优势作物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23.7%。二是工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电力、烟草、医药、化工和饮料等优势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以航天航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三是服务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增势强劲,实现旅游总收入251亿元。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7.8%。与此同时,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达到27%。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重点扎实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1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6%以上,拉动经济增长6.2个百分点。“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交通方面,遵崇高速公路、渝怀铁路贵州段建成通车,黎平机场正式通航,完成油路改造3000公里、通村道路建设10000公里。玉三、三凯、镇胜等一批在建重点公路及荔波机场等建设进展顺利。能源方面,第一批“西电东送”电源项目基本建成投产,第二批电源项目正在抓紧建设,第三批电源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预计全年电网新增发电装机238万千瓦,贵州电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24万千瓦。实现向广东送电400万千瓦。水利方面,农村饮水解困、节水灌溉、灌区改造、水土保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加快,“滋黔”一期工程及重点骨干工程加快实施。

  生态立省战略迈出新步伐,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取得新进展。完成营造林面积400万亩以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64平方公里,建成沼气池20万口。贵阳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10个循环经济试点省市之一,宏福、开磷、赤天化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全省有9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开阳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迈出重大步伐,完成了首钢总公司与水钢集团公司的资产重组,组建了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公司。困难企业破产重组工作稳步推进。初步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基本完成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招商引资取得新的成效。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新增10个县实现“两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通过验收。加强了县级“两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等活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得到加强。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7‰左右。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元,实际增长5.2%,完成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7元,实际增长10.6%,超过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以上。全省净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贫困人口共23万。发放社保、岗位、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等补贴700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00万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全省94.5万名农村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群众提前两年全部实施定期救助。城市低保覆盖达到48.9万人。

  报告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农民增收难度大,扶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家依赖性大,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投资主体尚未完全实现多元化。资源消耗尤其是单位产值能耗高,资源利用率低,产业链短,资源环境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依然突出。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就业压力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在环境保护、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库区移民安置等方面还存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