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许世铨:2005年的两岸关系浓墨重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10:42 人民网

  

许世铨:2005年的两岸关系浓墨重彩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许世铨人民网记者张海燕摄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许世铨给予的评价是四个字――浓墨重彩。“2005年是两岸关系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总体感觉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评点起2005年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许世铨脸上的表情写满轻松和赞许。

  《反分裂国家法》是两岸关系的“小基本法”

  许世铨认为,2005年两岸关系有诸多大事件,而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就是――《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反国家分裂法》的通过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的法制化,而且是由全国人代全体会议在无发对票的情况下通过的。有人称之为两岸关系的“小基本法”。许世铨认为,《反分裂国家法》明确了两个基本点:第一,大陆会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并对如何推进统一有了具体的规定,且有一个详细的路线图。另外,它也表示了大陆决不容忍“台独”的决心,制定了反“台独”分裂活动的具体措施。“这把大陆的立场表达的更清晰了,不容误解,不论是对岛内的‘台独’份子,还是国际上支持‘台独’的反华势力都有极大的震慑作用”。

  “四点意见”体现了对台工作的“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3月4日提出了对台四点意见,许世铨认为,这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推出对台工作新的指导原则,“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许世铨认为,胡锦涛对台四点意见提出是我们领导人对当前形势的一个正确判断,抓住了岛内出现的“有利于遏制‘台独’,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本判断,胡锦涛总书记适时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务实。许世铨列举了15种台湾水果零关税,对台商的300亿基金,台生奖学金,春节包机等一系列惠台、利台的政策说明大陆是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四点意见”的诚意,也体现了“四点意见”中“以人为本”精神。

  岛内出现要求和解的思潮

  “2005年两岸关系的重大发展还不单单表现在大陆一方,岛内求和平与对话的力量也在增长,这不单表现在民间的经贸交流,政党间也有多次‘破冰之旅’”。对于连、宋、郁台湾三个反对党的主席访问大陆的原因,许世铨引述连战的话说:这是历史的趋势和民意的驱动。许世铨认为去年3、4月间国、亲、新三党主席访问大陆是一个绝好的“风向标”,表明岛内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和解是大事所趋,“岛内越来越多的人反对敌对,隔阂,要求对话与和解。”“当然,岛内的台湾基本教义派还是死守着‘台独’不放,不顾时代的趋势和民意的变化,但正所谓‘形势比人强’,开历史的倒车不会有好结果。”对于冥顽不灵“台独”份子,许世铨指明其命运。

  美国对台是既支持又约束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和最敏感的问题。许世铨认为,过去一年中,美国对台政策有其两面性――既支持又约束,“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战’的局面,美国认为这符合它的利益”。许世铨说,布什政府刚上台的时候,其台湾政策是历届美国政府里最亲台的。但这个局面在2001年的“9.11”事件后发生了改变。这是因为“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意识到,美国的敌人不是中国,而且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有着许多的共同利益,或者说,两国利益有了更多的交汇。

  美国在这样一个认知前提下,也是在中国政府做出的增信解疑的努力下,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不支持“台独”,对陈水扁当局任何“台独”的过激举动,美国也有所约束,甚至反对。用美国学者的话说:陈水扁麻烦制造者。而美国对陈水扁当局的“台独时间表”也是高度警惕,因为美国也明白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而像陈水扁“公投制宪”这样的危险行为绝对不符合美国利益。“当然,我们必须得明确,当前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当前的美国利益。”许世铨认为,只是因为美国和大陆的利益出现了交汇,决不是美国政府站在中国立场考虑问题。另外,美国政府当前的执政党共和党相当一部分保守势力是亲台的,他们也不能容忍美国政府放任台湾不管。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许世铨认为,2005年,美国对台湾政策是既支持又约束,而且这种政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