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今年新春广州劲刮民俗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9日11:43 大洋网-广州日报

  

今年新春广州劲刮民俗风(图)

  到陈家祠睇老艺人飞针走线

  “五彩点染锦斑斓———广绣艺术作品展”昨日起在陈家祠后东斋展出,多位老艺人现场表演广绣艺术。倪黎祥摄

  本报讯(记者卜松竹通讯员陈益刚、孔燕娟)春联、门神、年画、剪纸……这些春节期间的“老古董”们,今年生机格外旺盛。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些带有浓浓民俗味道的艺术品,不但重新赢得许多人的喜爱,甚至走进了博物馆的展厅,走上了学术论坛的讲台。

  一条上联引来万余条下联

  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上个月17日公开向社会发出了一条楹联的上联。短短一个月之间,这条以白云山为主题的上联,便招来了全国各地1万多条下联的投稿。

  据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参与者实在太多,公布的传真号码顿时成了热线,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而他们每天拆信也是“拆到手软”。这两天,几乎从未公开亮相的广州民间艺术“蝴蝶画”在广州青年文化宫举办了自己的“处女展”。这些奇特的画作全部用蝴蝶制成,色彩瑰丽,构图巧妙,引来许多惊叹。

  “中图”春节拟举办剪纸讲座

  “民俗热”也刮进了广州地区各大文化艺术机构:本月21日,在中山图书馆举行的“民间文化讲坛”上,来自广州的楹联高手将登台主讲“对对子”的艺术,这在近年来可算得上“稀罕事”。不仅如此,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曾应枫告诉记者,春节黄金周期间,他们还将在中山图书馆举办剪纸的讲座。中山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充分利用长假期间的人流,上一堂民俗的普及课。

  广东年画首次编出“家谱”

  同时,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为期十年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在广东的第一个项目日前完成:经过一年多艰苦工作,中国四大木版年画重镇之一的佛山木版年画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普查和整理。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罗学光透露,目前调查材料的初稿已经上报中国民协,预计在年初定稿并出版。

  这次调查的范围,除了搜集佛山和广州、潮州、新会等地收藏的年画外,专家们还去香港乃至俄罗斯等地搜集资料。广东省民协的梁文伟介绍,目前学术界通常认为佛山木版年画发源于明代,但此次调查发现这一艺术品种很可能在宋元时期便诞生了。比如在香港文化博物馆中,研究人员发现的一些木版年画,从风格、人物造型、用纸上判断,都很可能是宋代时期的产物。

  专家表示,在明末清初,佛山木版年画已经发展为一个极其兴旺发达的产业,其产品不但畅销中国南方诸省,而且远销到以东南亚为主的亚、欧各国。

  在此之前,佛山木版年画应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成长。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至1125年),广东南(海)、番(禺)、顺(德)一带,各种节庆和神诞庙会等民俗活动,已经十分盛行,很多节庆都有“请神回宅”———在庙前购买画师手绘的神像回家供奉的习俗。木版年画在这时随着风俗的需求出现和发展起来,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支持。

  陈家祠接连推出4个民俗展

  剪纸瓷器端砚广绣

  广州各大博物馆也纷纷打出“民俗牌”:仅广州民间工艺品收藏最为丰富的陈家祠,便连续推出“剪之巧———馆藏广东剪纸作品展”,“精巧细腻玲珑剔透———馆藏潮汕地区现代瓷器作品展”,“细润如玉砚中珍品———馆藏端砚展”,“五彩点染锦斑斓———广绣艺术作品展”四个精品展览,全面展出广东的民间工艺精品。而位于起义路的广州起义纪念馆,“吾土吾民———近代广州契约文书与传统乡村社会展”正在举行,地契、房契、婚书……观众可以从中领略近代广州的市井风情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而广东工艺美术珍品馆近日则策划了一个以“小”取胜的独特展览。最小的茶壶,最小的人物造型,头发上刻字……广东的巧手艺人们在“微观世界”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