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版《江南时报》犹如一杯清茶(编读往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3:46 人民网-江南时报

  江南时报编辑同志:

  由于一位朋友就职在《江南时报》,于是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认真读《江南时报》。开始读贵报的时候,虽然我喜欢《江南时报》这种没有更多商业气息的风格,但是总觉得可读性不是那么强。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新闻传播的加快,新闻与人们生活的距离在逐渐缩短。相对而言,报纸上的新闻往往在这方面慢了许多。在竞争如此残酷的今天,谁还肯为

“旧”闻付费呢?

  人们常说“印报纸就是印钞票”,把报纸和钞票联系到一起,原因在于许多人看到传媒经济丰厚的利润。钞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等价物,既然把报纸比作钞票,那么报纸就应该因其内在的价值被读者认可和接受。

  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法宝”是实用性,这一规则放在报纸上同样适合,体现在报纸上,满足消费者的“法宝”就是信息量的多少。少的时候,《江南时报》区区十几个版的报纸,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呢?同时,商品的生产要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也就是自己的目标顾客),报纸作为商品,它也要有自己的针对性,满足某方面的消费群体。例如,在市场上,有证券投资方向的,有经济资讯方面的,也有时政财经方面的等等,这些不同种类的报纸满足了不同类别的消费者。

  传媒的发展要突出自己的个性,这是经营者为自己产品的定位。就拿CCTV来说吧,新闻频道一天24小时不间断播报,经济频道不断翻新与生活有关的经济信息;纸质媒体方面的《参考消息》,收集世界各地的资讯,对某一热点新闻作全方位的报道。而没有主题的报纸,很难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因为它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不为读者认可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在《江南时报》这里,我看不到更为鲜明的个性定位,也没有看到所要针对的消费群体。也许是我个人有所挑剔,虽然对《江南时报》情有独钟,但一般情况下并不想为之支付。新年伊始,收到江南时报这位朋友的赠报。带着原来的成见,当我不屑一顾地打开报纸时,我的那股傲慢劲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新版的《江南时报》,新闻报道全面及时而不乏深度,主题新闻定位明确,特别是针对不同读者、或者说针对一个读者不同需要而推出的系列周刊,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我的爱人也说,版面更新了,设计合理了,特别是信息量大了,可读性增强了。把新旧两个版本的《江南时报》放在一起来比较,就仿佛姚明和侏儒站在一起———那种对比无法比拟。阅读新版的《江南时报》,犹如品一杯清茶,沁人心脾,惬意至极。

  现在,我喜欢上《江南时报》也乐意为之支付,出差之余总是带上几份《江南时报》路上阅读。不过,现在在报亭上总是买不到《江南时报》,遗憾!

  南京虎丘路读者郝伟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江南时报》(2006年01月20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