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工业反哺农业 促进和谐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5: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张效彪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工业较快发展与农业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城镇面貌改善与农村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与广大农民收入增长乏力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的存在,制约了工业与农业、城镇和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
是影响中西部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为构建城乡协调的和谐发展模式开辟了新的途径。

  工业反哺农业是实现工农互动、促进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在现代社会,各个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工业对农业是这样,农业对工业也是这样。工业需要农业提供原材料和工人所需的部分生活资料,农业需要工业提供的机器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工、农两大产业之间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哪一条“腿”短都不行。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使我国的工业尽快发展起来,我们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农业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

化工业很快发展起来。现在,我国的工业已有了较大发展,而农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比较明显。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提出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是科学分析我国的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需要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必定会有效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工业反哺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我国的工业尤其是现代大工业主要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工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这一差异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各方面的面貌都有了较大改善,而在广大农村地区,虽然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工、农业固有的产业差异的制约,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耕文化的影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还比较缓慢。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让现代工业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可以有效缓解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矛盾,对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面貌具有直接的帮助。

  工业反哺农业是增进社会就业、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保证。农民生活水平较低、生活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的就业不足。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农民的就业转移,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其中,在特定的地区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度比较高、吸收一般劳动力就业能力比较强、适销对路的工业项目,使其纳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体系之中,成为一些大企业、大工业的一个生产环节,这样既可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促进工业自身的发展,又可以避免大量农民盲目涌向城市所造成的弊端,对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重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对于工业反哺农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工业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更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工业对农业的“扶贫”。当前,工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国家的税收、社会发展所需的资金积累都主要来源于工业。因此,工业反哺农业,重点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工业对农业的间接支持。就我国农村目前的情况而言,一是要重点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大对农村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如果能用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虽未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但能够大大降低农民生产生活的成本,对农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还应当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大,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结构也各不一样。因此,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应各有侧重。譬如,在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的地区,工业反哺农业主要应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强农产品的

竞争力;在农村加工工业有了一定基础的地区,这种“反哺”应主要体现在进一步延伸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业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上;而对于农村第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这种“反哺”则应照顾到农村发展的现有基础,不能一味地强调农民返乡种田,可以在鼓励农田开发、促进集中耕种上多下功夫。

  (作者为山西省乡宁县县长)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20日第九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