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6次减刑出狱 率下岗工制灯笼(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6:38 重庆时报

  

6次减刑出狱 率下岗工制灯笼(图)

  昨日,大渡口区大堰一村,郑毅(中)向前来学习的居民讲解灯笼制作工艺

  本报记者赵锐摄本报讯(记者李洁)今年41岁的郑毅,27岁时的一时冲动犯盗窃罪被判无期徒刑。其后妻子的一封家书给了他巨大震撼和转变,妻子怀孕了!为了孩子,为了
家,郑在狱中努力改造,还自创工艺灯笼。鉴于其良好表现,从1995年起经历6次减刑,2005年8月刑满释放,郑毅终于回到了大渡口区大堰一村家中。现在的郑毅开始带领下岗职工学做灯笼,誓要堂堂正正做人,帮自己和更多弱势者过上好日子。

  年少轻狂

  好逸恶劳流窜盗窃被捕

  现在已入中年的郑毅显得非常稳重和内向,对于自己年轻时一时冲动带来的损失,郑毅后悔不已。据郑回忆,由于年轻时人生观错位,好逸恶劳,对金钱的盲目追求走上歪路。1989年,郑开始和几个朋友在本地和外省市流窜盗窃,盗窃总额达5万元。1991年的一天,正在家休息的他没想到警察会突然破门而入,将他逮捕,此时在家的母亲和妻子根本不知他原是四处犯事的窃贼。

  一封家书

  得知妻子怀孕立志改造

  当年的郑还年轻,被捕时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觉得反正被捕了坐牢就坐牢,也没什么了不起,直到当他在看守所收到妻子突然寄来的一封信时,才彻底改变想法。

  “妻子在信中写到她最近去做检查,才知原来已经怀孕3个月了,我已做了爸爸。那一行字就如霹雳般闪过我的大脑,那刹那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后悔和愧疚。为了我那即将出生的孩子和家,我的心中有了走出监狱的想法,也燃起了自己好好改造的希望和信心。”郑说。

  对话

  “我不想再浪费后半生”

  记者:第一次见到女儿时,心里是什么感觉?

  郑毅:高兴加内疚。在狱中,我长期和女儿通信,这是唯一的方式,通过照片和信让我了解她成长的一点一滴,她成绩非常优异,长得也漂亮,我很自豪,女儿的信成为我重要的动力。第一次见面时,我内疚自己没有尽过父亲的责任,没有力量去帮助自己的女儿。

  记者:出狱后,别人怎样看你?

  郑毅:有两种。了解我的替我不值,鼓励、帮助我重新生活;不了解我的,不怎么接纳我。给我震惊很大的是,在我以前的朋友、同学中,有人做生意成了老板,有人还当上了局长,而我才开始起步,我浪费了大把青春,但我不想再浪费后半生。

  记者: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郑毅:灯笼做了很多,也得到很多人称赞,但卖得还不是很好(笑),新年希望能多卖些,让我和工人们能过好年。

  狱中自创手工无期减至13年

  积极改造

  狱中自创手工受到肯定

  因为心中有寄托和希望,郑毅在狱中劳役期间表现非常积极,不但主动参加劳动,还常看书看报学习新知识,由于郑从小就对手工艺感兴趣,在狱中闲暇之时,郑毅开始试着用废旧的挂历和废纸做些手工艺品。

  “我会剪纸,会折花,但总想再有所创新。”郑回忆说,几经实验,郑毅觉得用纸做灯笼非常有特色,既喜庆又好看,所以开始在狱中研究做灯笼的方法,一做就在狱中做出了名。“还记得有一年,我们有位监狱干部结婚,我就送了一对自己做的灯笼给他表示祝贺,没想到大家都很喜欢,我自己也感到高兴,并开始试着研究不同的样式和做法。”郑说。

  表现良好

  6次减刑后去年出狱

  改造表现良好,1995年郑毅获得了第一次减刑,由无期改为18年有期徒刑。2000年,郑毅被转送到新疆服刑,在新疆期间,郑毅做的工艺灯笼曾多次在新疆一些市里参加展出,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郑毅在狱中人生观、处事态度的巨大转变使他从1995年后到2005年,又分5次减刑,2005年8月,入狱13年的他终于刑满获得释放。

  重新开始

  出狱后招下岗工做灯笼

  去年8月,郑毅从新疆回到了阔别13年的家,第一次看到自己已13岁读初中的女儿,心中既是感动又是内疚。“我已经浪费了13年的青春,再也浪费不起了,出来以后,我决心努力重新来过。”郑说。做灯笼是郑毅现有的手艺,在社区和家人的建议下,郑毅决心做手工灯笼作为自己重新开始的第一步,并找来朋友帮忙,很快郑招用了10多位下岗职工,手把手交他们做灯笼的手艺。

  准备申请专利推广推动下岗工再就业

  昨日,当记者走进郑毅家中时,被其悬挂在屋顶上那400多个形态各异的灯笼所吸引,灯笼的外形全由废旧的报纸做成,样式多达20余种,还能轻易转动,显得非常喜庆。郑说做这种灯笼其实很简单,首先做掉花,然后编外衣,再用针线串联,但要的就是细心。

  “现在我和工人已做好1万多个灯笼,虽然有人买,但由于我不懂销售,所以卖得还不算很好。”郑笑说。据了解,郑毅所做的灯笼成本非常低,大多只需几块钱。

  据大堰社区居委会书记景莉称,为表示对郑的支持,社区打算为郑的灯笼申请专利,并在社区推广,带动更多下岗工人和劳教释放人员重新就业,也将其打造成为社区的一项特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