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广东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多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09:35 南方日报

  广州这两天来了一批中国一流高校的校长们,与广东进一步的科技合作成为题中之义。一个问题浮上很多人的心头——

  广东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多强?

  本报记者梅志清实习生林旭娜通讯员赖红英

  核心提示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广东十五个项目获国家大奖,八个由高校拿下,其中五个是第一完成单位,是“十五”期间获奖数量最多、获奖质量最高的一年。

  在刚结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中,中大、华工的曾益新、吴硕贤两教授翩然上榜,广东高校两院院士增至22位。

  在竞争激烈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中,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凭实力获复审通过,将有力拓展我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国家重点学科是学校

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省教育厅公布的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广东高校已有国家重点学科43个,比2000年猛增28个,位居全国第六。

  2005年全省高校实到科技经费预计超20亿元,比2000年增加13亿多。

  这几日,广东省邀来中国一流高校的校长们,就与广东进一步的科技合作细斟密酌。一个问题浮上很多人的心头:广东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又怎么样呢?

  2005年广东高校科研厚积薄发,获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省教育厅副厅长罗远芳说,近几年来广东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跟自己比是跨越,在全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跟中国一流大学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中大、华工两所“高水平大学”水平怎样?

  现在广东高校就如一条挥舞的巨龙,中大、华工两所“985”高水平大学是龙头,虎虎生威,暨大、华师、华农、广州中医药、汕大等“211”学校是龙身,生龙活虎,承中国教育史上两大著名工程“985”工程、“211”工程的阳光雨露,这些大学特别是龙头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提速快跑,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慢慢舞出了广东高校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大、华工是在1999年奋力“挤”进“985”这个国家队的,教育部与广东省创造性地开始部省共建,三年教育部5个亿,广东省11个亿,地方配置比例之高走在全国前列,两校因而获得宝贵的发展资金,这也是广东高校有史以来获得的最高额资金支持。去年,“985”二期开始,继续部省共建,继续对中大、华工投入巨资,经费规模控制数为16亿,其中广东省为10亿。

  何谓高水平大学?科研实力和竞争力是其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如今中大多项指标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十位左右,20个国家重点学科中的许多研究领域处于国内研究前沿,中大许宁生教授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广东该奖项的空白,他同时是“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另三位是华工的曹镛院士、中大的屈良鹄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邓铁涛教授。今年,中大的曾益新教授不仅当选院士,其成果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华工是广东工程师的摇篮,这几届每届都有教授增选为院士,一级学科博士点增长迅速,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数创出了华工品牌,全国排名第六。

  中大、华工两所“高水平大学”现在水平到底怎样?

  这样的问题不仅老百姓会聊及,就是领导开会也会对着两校校长问上这么一句。中大校长黄达人的回答是,中大在进步,别的高校也都在发展,这次广东省把全国重点高校邀请来加入到广东自主创新体系中,这既说明了广东省和教育部的眼光和胸怀,也说明了中大在很多方面还做得不够,越发感觉到肩上的压力。

  领军人物阵容如何?

  讲自主创新,首先要看是否有领军人物、一流的大师。华工书记刘树道非常强调这一点。他觉得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是第一位的,他要提供这个学科领域最新的思想和最有价值的前沿发现,能团结一个坚韧不拔的攻关团队,才可能将一个思想的火花变成一个现实的成果。

  为了拥有更多的大师级人物,广东高校与世界上许多高校一样,不惜一切代价吸引高层次人才,但要论经费论平台,广东高校其实并无绝对优势,怎么办?广东的做法是大力引进,自己培养,搭建起一个金字塔形的人才梯队,数年下来,日见成效。

  广东的人才梯队是这样的:最顶尖的是“两院”院士,现在广东高校已有院士22名(不包括双聘),他们是各学科领域的灵魂人物,第二塔尖是“高校特聘教授”即珠江学者,这一层旨在吸引、遴选和造就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是“两院”院士的后备梯队。塔中是“千百十工程”,这一层旨在培养、造就新一代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使之成为“特聘教授”的后备梯队。塔基是“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教师,使之成为“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的后备梯队。

  就是通过这个人才梯队,广东这几年在人才比较薄弱的基础上慢慢地壮大着自己的领军人物队伍。就拿“千百十工程”来说,第一期确定的11名国家级培养对象、62名省级培养对象和842名校级培养对象绝大多数已成为广东高校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今年两院院士增选中,“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有4人通过第二轮进入第三轮,最终有1人被评选为科学院院士。

  广东高校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力量,就来自这些精英。

  还有一个不太为外人所知的现象是,现在广东高校引进领军人物不是单枪匹马单个引进就算了,而是随之为其组建一流的团队,或者干脆把整个学术团队整体引进,填补学科空白。

  华工校长李元元说,当年把曹镛院士从美国引进回来时,学校真的是“倾其所有”,实验室一次投入800万元,并为其组织了一个实质型的团队,在曹镛的带领下一个中国一流的光电材料实验室很快就建起来了,曹镛本人也在200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为了组建学校急需发展的新学科、专业,中大采用的是团队整体引进的办法,新成立的工学院一口气就整体引进了四个团队,填补了学校工科空白。

  未来之路差距在哪?

  很多人都说,在“科研”这个领域不能求速效,不能“摘青果”,急功近利浮躁不得。辛朝安教授的研究是十多年的沉淀结果。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这次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大奖,更是凝聚毕生心血。

  正因如此,在科研基础原来较薄弱的广东高校,尽管这几年已是长足发展,但有些“尴尬”还是回避不了。

  同样是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全国增选五十位,广东高校榜上无名。现在中国两院院士1400多人,广东高校22人(不包括双聘),抵不上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一所高校的院士数。大师级人物还是太少,这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是国家科技大奖,今年广东集所有高校之力拿下8个大奖,而周边省份湖南的中南大学一个学校去年拿的大奖就是8项,并一举夺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此项奖6年空白。重大的有显示度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还是不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是国家重点学科,广东高校虽拥有43个,但是工科类只有6个,多年来文科、医科较多而理工偏少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此现状已不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些不争的事实,我们广东高校惟有拼命跑,扎实干,奋力赶,此外别无捷径。”罗远芳副厅长这样说。

  科技创新平台够不够“高”?

  关于高校的自主创新,有舆论认为大学只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从事探索性的基础研究,至于国家甚至区域创新体系应该更多地由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来承担。

  但广东高校的种种数据表明,广东高校是我省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绝对主力军。

  讲自主创新,除了看领军人物,还要看科技创新平台,现在广东高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重点实验室35个,这些创新平台与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结合,是广东未来调整产业结构的智力引擎。

  广东高校科研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与高校这几年来注重从国家地方需求中提炼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次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广东获得的几个大奖,如钟南山院士的非典重点攻关,辛朝安教授的

禽流感重点攻关,都关乎民生。中大和鱼打了50多年交道的林浩然院士承担的是国家海洋863计划“石斑鱼生殖调控和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林浩然院士说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老百姓吃到更多肉质鲜美的鱼,让石斑鱼这样的名贵品种也能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肴。广东沿海渔民很多都认识这位“大教授”。

  罗远芳副厅长介绍,广东高校“十五”期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是“九五”期间的2倍,经费是“九五”期间的3倍,占全省80%以上。而“十五”期间,广东高校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411项,占全省三分之一左右,但在高层次奖项方面所占比例高,从2001年至2005年,高校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7项,占全省的一半多,二等奖139项,占全省316项的44.0%。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这也许是广东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位几何的证明。

  还有一个跨越,那就是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2004年省教育厅正式启动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基地以企业集团为依托,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抓手,资助高校科技成果在基地内产业化,现在华农两个基地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样板。

  以往讲发明专利往往企业最积极,高校的教授们做科研常没这根弦,但这一情况在”十五“期间发生了较大转变。2004年与2000年相比,广东高校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154件和36件增加到495件和266件,分别增加了3倍多和6倍多,华农大徐汉虹教授还获得国家首次为发明家设立的国家发明创业奖。这些情况表明,广东高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图:

  中山大学许宁生教授是“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秦文纲摄

  华工副校长李琳教授自己就是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刘继红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