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位“回扣医生”的自我救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13:46 兰州晨报

  七年前向《人民日报》检举所在医院 3年来化名捐出4万元“带血善款”一位“回扣医生”的自我救赎

  “我就是那个用回扣捐助失学儿童的‘李存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急诊内科。”1月8日,沉默了3年的张医生终于开口。

  早在3年前,张医生就收到了装有回扣的第一个信封。然后,他以“李存田”的名义,将所收回扣捐给了安徽省妇联,以帮助安徽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即将失学、辍学的儿童完成9年义务教育,3年来共捐款4万余元。张说,在收取回扣时,他就决定全部捐作善款。

  3年来,张医生守口如瓶,不愿暴露真实身份,以致安徽省妇联对“李存田”一无所知,被捐助的学生要写信感谢他,也只能通过妇联中转。

  7年前向《人民日报》检举

  1999年以前的张医生,一家三口,生活平静而祥和。

  但《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却让他一下子成为安医大附院关注的热门人物,备受争议,甚至被人骂为医院的“叛徒”。

  1999年1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封署名“牛汉”(张医生)的来信,对安医大附院的医药回扣风进行了曝光。

  这封来信被配上言论发表,在全国医疗界引发强烈震动。

  此文的刊发,当即引起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并派员到该院调查。此种情势下的张医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处境越发艰难。

  偶然之间了解“回扣网络”

  张医生最先是从医药代表那里了解了回扣网络。

  2002年年初,张医生给其亲属看病,开了一些处方,但在交费时发现:明明是自己开的处方,交费单上的医生竟变成了“戚德如”。

  但是,医院里根本就没有“戚德如”这个人。其后,张医生开始留心,发现自己所开的每一张处方都打印着“戚德如”的名字。“这是医院专门编出来对付像我这样‘不可靠’的医生的。

  这样,药商就找不到处方医生,回扣的事也就不会被我们发现了。”几年精心收集回扣证据

  事后,经过和医院的理论,2003年2月,张医生所开处方得以恢复真名。次月的一个傍晚,张医生收到了他的“第一个信封”。

  张医生表示,他是严格按照病人病情需要来开药的,一个月下来也有1000-2000元回扣。“在安医大附院,一般临床医生每月收取的药品回扣在1000-5000元之间,狠一点的医生,一个月超万元很容易。”几年的沉浮,使张医生“聪明”起来,他精心收集了很多医药回扣的证据。张医生说,他收取回扣,就是为了收集证据,证明他所在医院的问题。捐出“带血善款”唤醒良知

  2006年1月9日,安徽省妇联儿童部一工作人员说,“李存田”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来捐款,少则数百,多则数千,3年来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近百名,金额达4万多元,“这笔钱不是小数目,但我们一直不知道他究竟是谁?现在才知道‘李存田’就是张医生。”张医生说,把回扣捐作善款,并不能说明自己有多么高尚,“因为这些善款本身就不干净,都是带血的。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去唤醒社会的良知。”医改矛盾的交汇点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户籍人口6400多万,农业人口将近5000万,对于医药回扣的憎恶,民间尤甚。

  2004年4月的一份调查显示,合肥民众对医疗行业的满意度只有19.4%。

  同样出身寒微的张医生由于工作的原因,曾目睹许多病人看不起病的痛楚。他认为,医疗沉疴,行业不正之风之所以愈演愈烈,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更是体制原因,其中涉及卫生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院、药商、医保等方面,而医院和医生,恰是所有矛盾的交汇点。自称不怕走上祭坛

  从1999年反映医药回扣至今,张医生不断地投诉、举报、取证。“有很多次妥协机会,但我都放弃了。作为医生,我本该多学医术,全身心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事业中去,但我却‘不务正业’,走上了一条反对医药回扣的路。”“现在谈论值不值还为时过早,为了唤醒医生的良知,让普通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我不怕走上祭坛。”1月9日,张医生站在安医大附院急诊小区已破旧的房屋外,表情复杂,话语铿锵,他头顶早已稀疏的几绺头发,在深冬寒风的吹拂下,一根根倒竖起来。

  此时,国务院一份有关全国医改政策的文件,目前正向各方征求意见,将于近期公布。

  一幅

医疗改革的纵深画卷正在隆隆展开。

  据

人民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