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春节杂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16:13 人民网

  在日益繁忙的道路之中,有多少游子正跷首眺望,虔诚等待舟车的接纳,归返于故乡?

  站在大寒这个气节上,元旦的脚步声还未消失,春节的锣鼓已一如既往地开始敲响。在这日新月异的世间,流逝的时光已不经意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更新着我们的观念,默化着我们的春节。春节的传统样式,就在我们的有意无意之间,静静地承受着冷漠的变迁。

  无论是在闹市还是乡村,农历腊月二十三,买灶糖、做腊肉、点香烛送灶王爷上天那欢天喜地的仪式已难寻踪影。只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卫生意识的增强,“扫年”的仪式还得以在家家户户延续,扫除积年的尘埃,干干净净迎新年。而内容讲究对句工整,含意吉祥,用墨汁书写后贴在大门、仓库、厨房的春联,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文体,随着科学的发展,那神圣的吉祥已被大批印刷。在繁华的城市,贴春联这一习俗更是随着楼房生活的到来而渐渐消失。同样,在城市的住房越来越大的今天,但容许贴年画的地方却越来越小,年画作为我们特有的民间工艺,会不会随着住房的装修而最后消失,不得而知。而“守岁家家应未卧,想思那得梦魂来”的美好意境,在白天与黑夜逐渐颠倒的城市,早已失去了守岁可以使自己或老者长寿的这一意义。而本来就渐遭遗弃的“挑银水”,随着自来水的普及,更成了现代人的笑柄。压岁钱作为长辈对晚辈的良好期望,在铜臭味越来越重的今天,早已失去了祝福的意义,甚至成为“小皇帝”们向长辈索取钱财的借口。一年中最令我们注重的年夜饭,我们暂时还可以高兴地看到它的存在,然而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在家中热热闹闹齐做饭的情景已不多见,越来越多的年夜饭已被金钱托付给饭店酒楼,在富足平和的日子里面,团圆的感受已被我们抛弃。只是那曾经的唐装,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反而在春节泛滥,成为都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炮竹声声除旧岁”,放鞭炮这一最受欢迎的方式,却正在使我们的城市为难起来,在禁与放之间难舍难弃,抉择不定,成为都市难言的痛。于是,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深处,我们再也听不到那响亮的鞭炮声告诉我们那个最重要节日的来临。

  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在春节这大节日中,我们的国人更忘不了祭奠自己的祖先,这也许是中国春节与西方节日最大的不同。我们敬重着祖先崇拜着祖先,落叶归根,寻根究土,一直是是国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从更深远的角度看来,在国人祭奠祖先这一举动中,后人在祈求祖先保佑的同时,更有国人那光宗耀祖的观念在根子底里作怪。祖先辉煌的历史让后人感到荣耀,而后人的荣耀同样让本宗的历史更加辉煌。在重阳那浩大的扫墓车队中,在那极尽奢华的祭祖行动中,可窥一斑。

  曾经的春节是那样令人感到心酸,但却是那样令人怀念,现代的春节是那样富有但却提不起我们富有的热情。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无论如何,春节的夜晚,灯火会依然在城市乡村亮起,一闪一闪地昭示春节的来临。

  ScannedbyIronPort!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