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倾听“陶瓷的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05:46 人民网-人民日报

  

倾听“陶瓷的声音”
有阳光的日子(壁画/陶瓷)

  朱乐耕

  研文

  “朱乐耕现代陶艺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前来参观。展览上,一些陶瓷壁画和内外墙装饰的摄影作品引人注目。说起这些作品的创作,还要追溯到几年之前。

  那是1997年,同样是在中国美术馆,朱乐耕举办了个人陶艺展,前来参观展览的韩国麦粒财团理事长———洪正吉和亚洲美术馆的馆长李在兴,感到朱乐耕的作品不仅现代,还具有非常浓重的东方意味。他们不仅收藏了朱乐耕的作品、邀请朱乐耕到韩国办展览,同时还委托朱乐耕为新建的“麦粒别馆”做系列陶艺壁画。

  “麦粒别馆”含有音乐厅、美术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建筑。朱乐耕走进这座新的建筑后,马上表现出了他的天才想象。他历时3年,最终用1300多度的高温,烧制出54吨弧面空心的陶

瓷砖,并将它们拼接成墙面。朱乐耕出生在景德镇的一个陶艺之家,很小就从绘五彩瓷开始走上陶艺道路,并学习了传统中国画,掌握了素描和西画的绘画技巧。在观摩景德镇老一辈陶艺家的生产过程中,朱乐耕从民间艺术中吸收了养料,使他在创作中可以将五彩、粉彩、红绿彩、斗彩以及釉下、青花等技巧融会贯通,创造出自己在高温色釉绘画上的独特风格。这些陶瓷砖块外观上色彩斑斓,却和谐一体,并从功能上提高了厅内的回声效果。朱乐耕的这一创作赋予传统概念上供人观赏的陶艺以全新的实用价值。

  朱乐耕的陶艺壁画完成后,麦粒美术馆馆长元京子感慨地说:“我觉得朱乐耕的作品就像中国的土地那样,宽广而大气。”如今,朱乐耕将陶艺壁画的图片和陶艺新作带回了北京,但他表示不会复制作品,因为他坚信:在火与土的凝练中,每一件作品的产生都是火、自然和生命的产物。也许正因如此,朱乐耕在丰厚的陶艺传统基础上,才做到了博采众长,推陈出新。

  《人民日报》(2006年01月22日第八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