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红场响起神秘枪声(连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06:26 环球时报

  塔斯社播发国家领袖险些遇刺的消息

  1990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胜利73周年的日子,这一天苏联首都莫斯科的红场上人山人海,游行队伍分八支纵队在缓缓地前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党政领导人在列宁墓的观礼台上频频向人们招手致意。突然,游行队伍中有人用双筒猎枪朝空中开枪,接着枪被缴下,人被带走。

  当天晚上,苏联电视台播出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在11月7日的节日游行中,红场上发出几声枪响。塔斯社记者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获悉,用猎枪行刺国家领袖的嫌疑犯被当场抓获,现场无一人伤亡,此案现正在审理中。”究竟是什么人要置戈尔巴乔夫于死地呢?事情还要从7个月以前说起。

  戴假发的男人要行刺领袖

  1990年3月,刚刚度过严冬的苏联人民沉浸在早春的喜悦中,然而列宁格勒市克格勃官员们的心情却仍像西伯利亚的寒冬那样寒冷。原来最近一段时间,在列宁格勒附近科尔皮诺市的泥泞大街上,深夜里经常出现一个戴假发的男人,他趁着夜幕到处张贴威胁国家领导人的传单,其中大部分是针对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克格勃的工作人员费尽了心思,始终未能抓获这个狡猾的敌人,这让克格勃高层大为恼火。

  半年过去了,反动传单的案子几乎已经被克格勃官员们抛到了脑后,他们认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然而克格勃官员们没有料到,危险正在逼近他们的领袖。那个到处张贴反动传单却逍遥法外的男人,正在酝酿更大的行动———刺杀苏共中央总书记。他先到商店去买了一支猎枪,练习瞄准射击,因为他年轻时当过兵,射击对他来说并不困难,关键是如何将武器顺利带到现场。他琢磨了好几天,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先将双筒猎枪的枪托锯掉一半,又在大衣的内里缝了个长长的毡口袋,然后买了一条能盖住整个胸部的宽大围脖,正好遮住藏在大衣里的枪支。一切准备就绪后,刺客在11月6日来到莫斯科,详细地打听好游行群众的集合点。

  枪口距戈尔巴乔夫只有46米

  7日一大早,刺客赶到了一处集合点,混入了游行队伍,随着人流向红场方向走去。上午11时10分整,游行队伍已经缓缓靠近主席台。这时,站在路边的警察梅利尼科夫正在监视游行队伍的情况。突然,梅利尼科夫发现游行队伍中有5米左右的断裂带,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他马上意识到出了情况。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个身着长大衣的游行者放慢了脚步,站在断裂带的中心,一只手迅速解开大衣,另一只手掏出双筒猎枪,举枪朝观礼台上的国家领袖们瞄准。梅利尼科夫离那人只有两步距离,他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双手抓住枪身,猛地往上一抬,结果第一枪射向了高空。在搏斗中,刺客又开了一枪,子弹射在地面上迸出了一团

火星。梅利尼科夫死死地抱住枪筒,猛一使劲,终于把枪夺了过来。

  听见枪响,在周围执勤的警察们纷纷跑来,逮住了刺客。在搜查过程中,警察找到一个字条,从中看出刺客的目标是国家最高领袖戈尔巴乔夫。刺客落网时,距离主席台只有46米远,如果没有梅利尼科夫,后果将不堪设想。

  经审讯,克格勃终于搞清楚,刺客名叫什莫诺夫,是科尔皮诺市一家工厂的钳工。他自称刺杀戈尔巴乔夫是为了推进改革进程。令人感到吃惊的是,1991年秋,莫斯科市法院竟然认定什莫诺夫不负刑事责任,无罪释放。几个月后,存在了70多年的苏联轰然解体,刺杀红色领袖的行动也画上了句号。▲(完)

  《环球时报》(2006年01月20日第十四版)


粟周熊 本报记者 石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