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话剧《爆玉米花》鞭笞暴力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18:0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白瀛)艺术家是否可以抛弃社会责任追求纯粹的艺术自由?截至21日晚话剧《爆玉米花》在北京最后一场演出结束,接近七成的投票者在该剧网络调查的此题上选择了“不可以”。

  英国当代剧作家本·艾尔敦的《爆玉米花》探讨了暴力文化和暴力犯罪的关系,该剧最初公演出于英国伦敦,因深刻的主题和社会意义、紧张惊险的故事情节以及幽默风趣的

喜剧风格引起轰动,并且获得1998年英国戏剧最高奖项劳伦斯·奥立弗奖,迄今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上演。

  《爆玉米花》的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说,该剧提出了谁该替剧中杀手制造的系列凶杀案负责的问题,进而探讨了暴力文化与暴力犯罪有无因果关系,艺术家能否脱离社会的责任感追求纯粹的艺术至上、艺术自由和艺术个性等问题。

  中国政府虽然严格控制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内容,但如今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受到暴力文化影响越来越大。2003年9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随机调查的100名在押未成年犯中,经常看含暴力内容的音像制品并受影响的占7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媒体的低俗之风特别是暴力、色情内容的侵蚀,已成中国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的重要诱因。

  廖向红说,《爆玉米花》剧本作者揭示了人类本性中潜藏的对暴力的欣赏要求是当今世界暴力犯罪现象愈演愈烈、暴力文化作品泛滥成灾的最终根源:“该剧最终指向个体,也就是当我们每个人面对暴力文化的时候是什么态度。”

  “我也期望通过排演《爆玉米花》这样一出剧情貌似荒诞却有着深刻的生活本质真实,剧情结构高度凝练、严谨,带有黑色幽默的正剧,培养学生们从事艺术创作的社会责任感。”廖向红说。(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