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名作家遭冷遇”又是一个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0:07 红网

  日前,著名作家梁晓声在绍兴文理学院演讲时,讲述了他不久前从西部回北京时坐民工列车时的感受。他说:“周围一片是冷若冰霜的目光,对于他们(农民工)来说,我是一个另类。”。梁晓声告诫大学生们:“不要忘记农民工不但是我们的同类,还是我们的同胞”。(2006年第1期《政协天地》杂志P7)

  梁晓声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这样的“红人”应当走到那里,都少不了掌声和鲜花。

而在民工列车上,却被当作“另类”,受到“冷遇”,笔者认为,这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名作家遭冷遇”是一个信号,它再次表明我们和农民工之间的隔阂不是缩短了而是增大了,关系不是融合了而是紧张了。农民工自觉不自觉地把我们与他们这样一个群体区分开来,甚至表现出“仇富心态”、“仇权心态”、“报复心态”。去年,被媒体频频报道的王斌余杀人事件,就是社会强势群体对社会弱势群体欺压所付出的代价,也是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强势群体的反抗和报复的一种极端表现。

  最近一些年来,从政府到媒体以至到许许多多的市民都十分关注农民工问题,积极主张善待农民工、平等对待农民工,为此也付诸了许多实际行动,但是却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工对城市、城里人的看法。笔者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差,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关怀农民工还是出于“功利心态”。人们通常认为,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企业的生产、市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农民工,所以,要善待、平等对待农民工。这样的理解固然不错,但注重的仅仅是农民工具有“为我所用”的工具性价值。在这种功利性逻辑的指导下,只要是对自己“没有用处”或“用处不大”的民工,自然就加以歧视乃至排斥。这样一来,就是善待农民工个体,而非善待农民工群体,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对待农民工的浓厚氛围。从更深层次讲,在农民工问题的话语中,作为发言者的“我们”似乎与广大农民工是分立的。我们往往以我们城市、企业、家庭、个人的需要来看待农民工,而很少以同属一个社会的成员和公民来看待他们。因此,农民工作为人、作为同胞、作为公民权利的主体往往被忽视了。当我们呼吁平等对待、善待农民工时,当我们去帮助救济农民工时,不少人是抱着同情、施舍的心理以及功利性目的来表现仁爱和友善。在这样的基础上,农民工是很难获得真正的平等的。

  限制、歧视农民工的行为与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之所以屡屡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为关键、最为根本的是,对待农民工的观念与感情问题。如果观念与感情转变不过来,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农民工、切实尊重农民工、自觉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名作家遭冷遇”这个信号再次告诉我们:我们希望农民工如何对自己,我们就要如何对待农民工。也就是说,平等对待农民工,是我们的责任,而不是一种恩惠,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就是对我们自己权益的保护。

  (稿源:红网)

  (作者:廖建江)

  (编辑:实习生:万晓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