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采访花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1:55 杭州日报

  300年的老屋成了摄影棚

  沿着山路车行一小时,我们来到了富阳窈口村。听说窈口最有名的是红火的山乡文化。大家脑子里先入为主,这么个山坳坳,无非就是能演几出戏的事吧。很快,我们就为自己的粗浅认识脸红了。

  在建设新城市、新农村的过程中,盲目地推倒“旧事物”,使许多地方吃尽了割断文脉的苦头,而这个小山村,却有着强烈的文化保护意识,这种意识足以令人肃然起敬。村子有个“文化图腾”式的标志建筑,一幢立在村中心的徽派大院,黛瓦、粉壁、砖雕、木雕、石雕,还有那高高的马头墙,保留那么完好,听说有300多年历史了,这对建筑来说,是个多么不易的“高寿”啊!“这个房子是个宝贝喽”,住在这里的一位84岁的老奶奶牵着记者的手,主动为我们当向导,自豪地一进一进地领着我们参观,要不是这么领着,很可能会在这么个大房子里迷路。

  老房的精致令人赞叹,而其中的生活气息更令人感动,杭州日报摄影记者李苾罡不停地按着快门。最精彩的图片,是老人唤来自己的老伴,帮他整了整帽子,那一对老人满是皱纹的甜蜜笑容,定格在了老房的门廊中。记者们纷纷拥着老人在这幢老房中合影,这里顿时热闹得像个临时摄影棚,浓浓的文化味道让这座深山里的小村别有一番风情。不留一个“到此一游”的永久记忆,肯定遗憾。(杭州日报记者王倩)

  带孩子去看“母鸡下蛋”

  “如果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回答?”一位被老师点名“即时回答”的母亲顿了顿,犹豫着说,“我就讲,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显然这位年轻的母亲对自己的回答也不满意,话音未落,脸已先红。“我最怕伢儿问这种问题了,真不晓得怎么回答。”与邻座窃窃私语的,是记者身旁一穿红衣的妇女。

  在萧山向公村,记者们正碰上“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家长培训班在村里上课。一连串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会遭遇的尴尬话题,接二连三地被萧山区人口计生局宣教科的朱恩生老师摊上了桌面。

  “我从来没跟17岁的女儿讨论过性问题,不是不重视,而是实在不知道怎么跟她讲。”刘阿姨向快报记者顾怡道出心中困惑。“其实,在农村,有些问题比在城市更容易回答,比如说孩子的出生,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去看母鸡下蛋、动物分娩,让他们了解自然规律,掌握正确、健康的人体知识。”

  村支部书记付煜水告诉记者,时代在变,农民的观念也要变。培养新农民科学、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杭州日报记者宓路平)

  走过“杭州城最窄的楼道”

  在滨江区浦沿街道的杨家墩村办公楼,采访团记者们鱼贯走过了“杨家墩一景”——仅半米宽的楼道。杨家墩的领导笑着说,这大概是杭州城最窄小的楼道了吧?大家请免费参观!记者们纷纷打趣,幸好我们都还是“苗条型”的,来个大胖子,怕是通不过了吧?

  村委办公楼很旧了。走过书记办公室,记者一眼瞥见里头的藤椅、木凳,设施也是很简陋。党委书记杨利桥说,“杨家墩村去年的可用资金有900万元,我们完全有资金实力重新盖一座大楼。但我们想,村里还要发展,还有许多三产项目要投资,我们绝不能自己图享受!我们不乱花一分钱,村民的工作也就更好做。我敢说一句,只要是‘吃米饭’的,我都能做通他思想工作!”(杭州日报记者丁雄英)

  “谁能比我快?”

  本次“走进新农村”记者采访团,吸引了在杭中央和省市各大媒体参与。其中,既有追求深度报道的报社记者,又有要求见人见物的电视媒体人。要说到快,那不得不说新兴发展的网络媒体。

  1月12日,采访团来到了第二站建德市,从三都镇渔业村,到莲花镇的薛上村,再回到住处,已是傍晚时分,采访团成员大多疲惫不堪。休整了不到一个小时,大家刚坐稳准备吃饭。来自浙江在线的记者已捧来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在同行们面前一阵“炫耀”。“这是我刚刚发表的作品,谁能比我快啊?”原来,他已经趁着休息,把采访文章和忙碌一天拍到的精彩照片全部发回网站。

  “照片挺鲜活的。”“看,上面还有我呢。”大家围成一团,观赏着渔民打鱼、吃渔家宴等照片。“主要是跑了一天太有感触了,下笔、拍照如有神助。”跟记者同桌的一位同行对这位“老记”竖起了大拇指。(杭州日报记者毛长久)(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