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感想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1:55 杭州日报

  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记者袁也

  劳累的连续工作,我发高烧了。换人?一来一去,至少要耽误半天采访。先把今天的工作干完再说吧,我能坚持。采访、写稿、剪片、配音,直到回杭制作完节目,才放下心去医院挂吊针。而为了不打乱采访计划,挂完吊针,凌晨三点,操心的我又连夜从杭州赶回萧山追上队伍。第二天一早,又跟着大部队继续上路。

  城乡导报记者陆文华

  都说下乡是个辛苦差事,可对老记者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多到农村看看有利于拓展思路。这次走进新农村,走的地方多,看的亮点多,给我很多启发。平时因为工作关系,自己关注的重点地区是余杭,对余杭以外的一些杭州地区,缺少深入了解。这次走访,让我在对比中,更加清楚了解了余杭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与不足,受益匪浅。

  富阳日报记者徐健辉

  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让我大开眼界。我想,只有农民也致富了,我们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祝愿祖国的新农村越来越好!

  杭州网记者徐洁

  很感慨,这次采访活动,对记者个人来说,在思想上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在业务上,也是一次扎实基本功、丰富新闻实践的好机会。

  都市快报记者顾怡

  同题采访是一种竞争,特别是采访作风的比拼。农村的事物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但也是陌生的。怎样才能把农村的新事介绍给读者,让我感到身上的压力很重。不过,强压力下,才能磨炼工作能力和采访作风。一路走来,让我懂得了更多——只有贴近实际,才能接近事实,才能客观报道。

  都市快报记者王佳佳

  虽然是走马观花的5天,我没想到新农村带给我的震撼是这么大。

  1月9日至13日,有幸参加了杭州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杭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走进新农村”主题采访,我得到了眼见为实的信服。

  眼见耳听、面对面采访,让我亲身感受到,“新农村”,这3个字,包含着新一代杭州农民事业有成的喜气、文化大餐常年不断的乐趣、与外来务工者和谐共处的大度……而它们成长的背后,都无一例外闪烁着党员带头创业的身影,正是他们敢于探索的勇气,才带动着一个个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感动于为农村建设和发展付出努力的农村群众和基层党员,通过他们,也折射出了一个和谐大市——杭州的成长力量。

  萧山日报记者邱芳

  作为基层的一名记者,平时的工作便是常常要来到田间地头,走进农村,来到农民兄弟中,采写农业领域中的新鲜事,报道农村发生的新情况,因此我对农村的情况特别是萧山农村的情况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一次走出萧山,来到其他区、县(市),走进他们的新农村,看到了不少新鲜事,了解到了其他地方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就,着实拓宽了我的视野。“走进新农村”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使我有幸与杭州许多媒体一起进行采访报道,给了我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也是对我自身新闻采访报道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锻炼。(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